中国“律师界良心”张思之去世
2022年6月2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作为中共建政后第一代律师,张思之经历了中国司法的变迁,也见证了中国通往宪政人权的艰难。他不仅参与过为许多著名政治犯的辩护,也一直在为中国的独立司法和人权发声。
张思之1927年出生于河南郑州。抗战中他随家人逃亡四川,16岁时,参加“中国学生志愿远征军”,奔赴印缅战区。1947年,张思之进入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朝阳大学,大学期间加入中共地下党。1949年,张思之参与接收北平法院,成为新政权第一批法官,历任北京市人民法院民庭、刑庭法官和研究室负责人。
与同一时代的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20世纪下半叶张思之经历了中国社会的种种政治动荡。他1957年被打成“右派”,之后“劳动改造”15年。1972年结束劳改后,在北京市郊一所中学教书。
文革后,1980年张思之重回律师岗位,参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案”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俗称“两案” 的审判,为江青等人担任辩护律师。六四事件后,他参与鲍彤、魏京生、王军涛等民运领袖政治犯的辩护。
几乎没打赢过官司
《财新》发表的生平回顾称,张思之几乎没打赢过官司,却被尊为中国律师界的良心,并引述观察人士称,为政治犯辩护的勇气是张思之后来广受尊敬的原因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江平向《财新》表示,张思之在人权保护特别是敏感案件中勇于承担责任,具有真正的大无畏精神,“这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在江平看来,在中国律师界,张思之最能体现批判精神和独立精神。
这不仅体现在他敢于作为律师接手在别人看来不乏危险性的案件,也体现在他勇于对社会敏感话题、为公民基本权益发声。在重庆“唱红打黑运动”、聂树斌案、李庄案等在中国受到巨大关注的案件中,张思之都曾公开发声,仗义执言。
张思之曾说,律师的职责是“为民争权,或代民维权,使之由此获得自由与尊严,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1980年代他还曾是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并创办《中国律师》杂志。主要出版物有有《中国律师制度与律师实务》、《律师制度研译》、《我的辩词与梦想》、《行者思之》等。
2008年,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Heinrich-Böll-Stiftung)授予张思之该年度的佩特拉ㆍ凯利(Petra Kelly)奖,以表彰他“为在中国保障人权和建设法制国家及律师制度做出的杰出贡献”。
2013年3月,张思之在赴柏林参加研讨活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谈到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坦言对习近平的中国梦“并不看好,感觉这只是语言上的技巧而已”。他认为应该思考的是,“中国真的要是一个大国强国,你应该起什么作用?目前中国起的作用令人担忧”。他问道:“美丽中国到底是什么,是高楼大厦和导弹核弹吗?”
知名作家章诒和在《行者思之》序言中评价张思之:“在权力面前,他有傲骨;在弱者面前,他有热泪。”
(综合报道)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