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模式走到尽头
2013年8月1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联合国同中国科学院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资源效率:经济学与展望》调研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使得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摆脱贫困,但它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不论在建筑领域还是电力生产,都加大了对环境的挑战。"该报告由联合国环境署资助,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完成。
中国物质消费是美国的4倍
中国在过去数十年间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2008年时物质消费已达226亿吨,全球第一,并占全球原材料消耗总量的近三分之一。这个数字也是美国 - 全球资源消费第二大国 - 的4倍。如果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1970年时中国的物质消费量约为17亿吨。个人消费资源的增长也同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保持同步:1970年时只占全球平均值的31%,2008年则超过世界平均值的1.62倍。
该报告没有列举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例子以作为比较,但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将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参与这份报告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邵锋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也提到,"在中国国内的物质消费中,有大约20%用于生产最终供境外消费的商品。"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中国经济与发展问题专家菲舍尔(Doris Fischer)教授认为,资源消费升高同工业生产基地转移之间当然有牵连。她说:
"但这也受到中国国家政策的鼓励,也许并非是他们的初衷,但中国愿意成为工业生产的所在地,并使其部分地通过提供廉价的能源与原材料价格来实现,于是国际跨国企业获得了在中国比在其他国家更能廉价生产的条件。此外,过去数十年来,中国国内尤其是大城市的资源消费水平在急剧提高,有些地方人均资源消费跟一些工业国家已没有什么区别。"
能源效率增速快
报告肯定了中国在改善资源效率方面做出的杰出努力,自1970年到2009年,中国资源效率增长率为3.91%,这一提升速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0.68%)以及经济最活跃的亚太地区(0.13%),但中国的绝对能源效率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9年,为每个经济增长百分点,中国能源使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亚太国家的两倍。
环境代价是城市化的挑战
《中国资源效率:经济学与展望》还提到中国在为保障快速经济发展的框架下加速对原材料的开采,从而造成对环境严重破坏。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每4个主要城市中至少有1个空气质量恶劣已影响到民众健康。30%的河流以及60%的地下水严重污染,近40%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已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和生态系统恶化。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北京新政府新近提出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在2030年前,让大约3.9亿农村户口的居民进入城镇。而这一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无疑继续加重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怎样应付这一问题,真正实现经济模式转型,是中国目前面临的艰巨挑战。
中国的发展路径对世界的影响
本次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沙漠论坛期间,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施泰纳(Achim Steiner)介绍了这份长达48页的报告。他在报告的前言里写道,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飞速经济发展中,对物质资源的消费不论在速度增长方面,还是在整体规模上,都是史无前例的。考虑到中国对全球市场及可持续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发展路径也是世界的发展路径。
迄今,这条途径简单地概括起来便是,先将工业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引起后者对生产资源和能源需求的提升,从而带动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战胜经济危机,这种模式的发展又受到国家的支持。菲舍尔教授进一步阐述道,能源价格提高、原材料紧缺以及碳排放等问题都会同中国联系在一起,中国在这里的成绩总是负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该调研的结果并不新。她说,这一发展模式并不局限于中国。而这个调研的新意却在于:
"它让我们看到,过去年间在许多国家进行的工业化过程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极小部分。中国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模式的局限。"
她说,并非不让发展中国家发展,而是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思考"什么才是富裕",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建立在传统的"消费社会"基础上。必须考虑,怎样继续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全世界大部分人都能有一个较高的生活水准。
综合报道:李鱼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