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德投资进入2.0时代
2014年7月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2002年,中国私人企业德隆收购多尼尔(Dornier)飞机制造公司的消息轰动一时。没过多久,德隆就宣告破产。中国在德国的第一批投资是在破产、倒霉和麻烦的陪伴下进行的。一方面中国人经验不足,另一方面被收购的德国企业财政状况非常糟糕。德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中国业务负责人王伟回忆说:"当时许多公司其实已经没有支付能力。几百万欧元的收购价格其实也比较低。"而且,当时收购和参股的意向大都集中在德国机械:放下身段和中国竞争机械制造领域。他认为,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收购潮于2008年告一段落。
然后就迎来了2009年,这也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最萧条的一年。中国推出了4万亿元的救市措施,而经济萧条同时迫使许多德国企业不得不面临破产。中国人当时想,这是从事海外并购的绝佳时机。王伟介绍说:"当时中国人到这里来'提亲',但德国人对此却并不感冒。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企业兜售给想象中环境最糟糕的市场。"
2010年的时候这一死结才得以解开。"德国经济在第一季度中就出现好转。并购和参股市场逐渐变得活跃起来,"王伟说。他观察到,许多德国企业当时已经意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就无法在这样的危机中再次幸存。
干柴遇烈火?
如此,渴望得到德国技术和欧洲市场,增长活力旺盛的中国公司终于和原意合并的德国企业碰到了一起。但中国人变得挑剔了。王伟介绍说:"中国2010年以来并购的90%德国企业都未面临破产。相反,许多企业的营业状况和财政实力都很不错。"
其中也不乏许多所谓的"无名英雄"。比如说中国建筑机械生产商三一重工就于2012年收购了德国水泥泵生产商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普茨迈斯特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对于来自中国湖南的买主来说价值超过5亿欧元。这个在当时涉及金额最大的华企收购案没过几个月后就被后来者超越。维柴动力斥资近7亿5千万欧元收购了德国老牌叉车生产企业凯傲(Kion)。
如今,中国投资者的目光早就不仅仅集中在机械制造领域。王伟表示,汽车部件供应商、电器、消费品制造商以及高科技企业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具吸引力。他本人对超过40个并购案中的大多数都比较了解。尽管如此,这只是德国参股交易市场中的一小部分。
用另外的话来说:像"中国入侵"或者"无名英雄大甩卖"这样的头条和现实没有多大关系。尽管如此,每一个涉及到中国的并购案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德国汉斯-伯克勒基金会(Hans-Böckler-Stiftung)的艾蒙斯(Oliver Emons)解释说:"这一方面和中国的共产主义体制有关。另一方面和不同的企业文化有关。"德国人害怕中国的出资方也会将中国的劳工待遇带入德国。这也是为什么这一亲工会的基金会仔细调查了三家华人拥有的德国传统企业。其结果令人吃惊:"这些被收购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在经营上完全自主,没有大量辞退员工,而且遵守了劳资协议的规定,"艾蒙斯说。在这三家被调查的企业中,员工数量甚至都有所增加。另外厂房和科研设施也得以扩建。调查的总结就是:中国投资者目前的合作态度胜过许多金融投资方。
关于未来的担忧
王伟介绍说:"中国的母公司还能帮助德国子公司开拓中国市场。促成了一种双赢的局面。"他认为,中国的收购行动才刚刚开始,不久后还能看到更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手笔。所以,也就不缺买家。从另外的角度来说,经济学家艾蒙斯预计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型企业可供收购。"主要因为这些德国企业都面临缺乏继承人的问题。许多家族企业被收购的原因是找不到继承者。这样一来中国企业就能更加频繁的成为买方。"
到目前为止,专家们在中方投资领域的经历大多都是积极的。一些德国子公司仍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也能得到母公司的细心呵护。但是,艾蒙斯对近期未来的前景并不十分看好:"如果中国的母公司5到10年内在技术上赶上来了呢?那时的问题自然就是: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张丹红 编译:任琛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