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的一个模糊拐点:缺乏公开性的政改
2005年10月10日从上个周末开始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完美保持了中共秘密会议的传统,在预定本周二结束的四天闭门会议中,只有零星的官方报道透露这一决定未来13亿中国人命运的关键会议所关注的问题。
德新社9日从北京报道说,这次会议是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从前任江泽民手中接掌权力后,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委员会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议程包括“第11个五年规划”,试图从过去十几年的“过度增长”转向“科学发展”模式,以社会发展作为优先目标,取代GDP中心主义,实现胡温政府两年前提出的“和谐社会”口号。
德新社报道说,中国国务院发展中心主任王梦魁对媒体表示,“中国正面临十几亿人口、原材料紧张、和环境恶化的挑战”。他说,中共的这次全会要求中国的执政党正视日益上升的社会危机,解决分配不平等、社会不公、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者丁元竹教授也警告说,“中国社会正处在不稳定期。”他说,仅仅经济转型并不能确保社会稳定,中国的严重社会不公正在接近社会承受的临界点。
丁元竹解释说,社会危机通常在社会最繁荣的阶段形成。可能造成这一“戏剧性”变动的负面因素,包括扩大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大量失业人口和生态危机等。不过,北京的民间思想库“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的所长李凡则认为,中共高层对社会稳定危机和解决这一危机的手段--政治改革--两者,都忧心忡忡。
路透社周一报道说,中共内部讨论多时的“以党内改革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正在试行。目前江苏几个乡镇的党委选举办法,将在四川和云南等地推广。拟议中的镇一级行政选举还将由目前四川、云南、重庆等地的十个乡镇扩大到其他地方。
中共还计划将各级党委和行政主管的副职减少到一人,以期提高效率,“并将直选逐步扩大到更多乡镇、其他省份、和更高的行政层次。”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消息来源向路透社证实了中共的有限政改计划。
尽管这并非此类消息的首次公开――中国总理温家宝九月在北京会见英国首相布莱尔时,当面承诺说,中国将“坚定不移”地促进民主政治,包括直接选举――但是,中国政府和执政党在政改问题上始终遮遮掩掩:中国的官方媒体并未报道温上月初的这一讲话;温家宝在两年前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也曾为中国不进行更高层次的直选作辩护,称条件不成熟,“中国人的教育水平不够。” 直到今天,尽管中共中央全会号召与贪污腐败做斗争、缓解社会紧张,但是在政改的进程和讨论上仍然显得谨小慎微。
北京的著名异见人士、宪政专家张祖桦在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评论说,“都是些华丽的辞藻,他们并没有准备推进真正的政治改革。” 由于缺乏透明度,中共的政改计划难以取得国内民众的信任和国际社会的支持;是否切实可行、能否真正解决社会危机、促成政经发展转型,也因此笼罩在云雾之中。中国的不透明政治在本次中共全会上并未有什么改变。中共党内的保守派坚持,“公开性”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导火索,拒绝在公开性问题上做出让步。
但是,外界注意到,中共中央党校的田应奎教授则在最新的一期‘瞭望’周刊上撰文指出,“没有透明,就没有公平…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让社会更公平、使政府更透明。” 田应奎在官方新华社杂志上发表的这一观点,反映了中共党内开明派的最新动向――不久前,人权法专家夏勇刚刚被任命为国家保密局长,就任后随即宣布了一个清理陈旧保密规定的改革。他们批评中共现在的政治透明度还不如80年代中后期,无法真正动员改革的支持力量,也难以保证地方当局有足够的激励,着手解决自下而上的社会问题和治理危机。
(吴强综述)
德国之声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