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高校意识形态 学生乖乖就范?
2015年3月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知名学府北京大学在历史上曾以开放和自由的学术文化著称。曾担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更是以"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作为办学方针。但是,如果按照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意思,北大的思想自由传统显然不合时宜。
据中国媒体报道,袁贵仁在1月29日举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座谈会上表示,"决不允许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这位教育部长还要求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中国高校的课堂。
去年12月,习近平便曾经提出要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此前他也曾要求对中共党员、艺术工作者和记者进行意识形态教育。
北大校方与学生反应不同
对于官方的要求,北京大学又是如何回应的呢?在袁贵仁发表讲话后不到一周,北京大学校方就发表声明称:"在意识形态分野和对立十分明显的今天,世界各国的大学在其课堂教育尽管姿态纷呈,形式多样,但无不在政权的指导下奉行为其社会核心价值观服务的宗旨。……照此看来,在大学的课堂上,是坚持我们的价值观,还是被西方的错误价值观牵着鼻子走,是正视我们的过去,还是涂抹自己的历史、诋毁民族的英雄,是发出光明的号召,还是宣泄愤懑的怨气,是传递正面的能量,还是为迎合低级、负面、庸俗的心理而售卖漫骂以博取喝彩,这不仅是一个严肃的思想觉悟问题,也是一个严格的政治立场和道德立场问题。"
但是,许多学生并不愿意轻易就范。"只学习一点中国文化是不够的。为了获得全面了解,我们也必须接触其他价值观和文化",一名仅透露英文名为伊萨克(Isaak)的18岁金融系学生对德新社表示。
来自市场学系关平一(音译)则表示,官方的做法尽管不会影响其个人生活,但让他感觉到社会发展似乎出现了倒退。有不少学生都持类似观点,在德新社采访的二十几位学生中,大部分都对官方收紧大学意识形态的做法表示批评。
教授噤声 学生出走
中国的大学教授们都不愿意针对这一敏感议题接受采访,许多人都担心会因此而惹来麻烦。但知名人权律师莫少平则明确表示,即便与政府惯常的政治宣传口号相比,袁贵仁部长的讲话也显得更令人气愤:"他怎么能这么说呢?这根本毫无意义。马克思主义难道不是来自西方的吗?"
作为中国的大学生们而言,对于大学的教育方针几乎毫无影响能力。而他们可能做出的另一个选项是:彻底抛弃中国的大学教育制度。"中国无法为我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我希望去国外拓展视野,"来自沈阳一所大学的周姓女大学生表示。
美国是中国大学生留学的首选之地。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的数据,去年夏天,约有27.4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高校就读。而前往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德国高校科研中心数字显示,2013年在德国求学的中国大学生超过2.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