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仿造到科研主力?
2014年6月14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德国还很少有中国的品牌,华为是一个例外。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智能手机时首先看价格,其次才看质量。与苹果相比,华为产品价廉物美。上世纪80年代末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该公司早已发展成为一家大型跨国技术公司。华为和其他中国电信公司如中兴,都属于世界领先的专利持有者。
中国专利注册数量超德国
2012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超过德国,仅位于美国和日本之后。在中国注册的65万个专利中,60%是来自企业的发明。德国曼海姆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博英(Philipp Böing)周四在研究中心举办的经济论坛上表示, "这说明,中国已经完成向创新体系的转型。" 博英所说的转型指的是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的过渡。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研究只发生在科研机构,与企业生产完全脱钩。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革新的动力。博英说:"中国雄心勃勃地希望成为一个技术工业国,目前正在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向前跃进。"
博英认为。中国为科研投入的资金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这笔投资已经高于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他说,他之所以没有现在就将中国视为一个技术工业强国,原因是在专利注册方面还有一些数字不符。他说,"专利的经济价值分布不均。在中国,我们看到有大量专利注册。然而,这些专利的平均含金量相对较低。" 但是他认为,中国将能够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成为世界最强。
谢菲尔德大学的安德烈· 泰勒科特(Andrew Tylecote)对这种看法持怀疑态度。他认为虽然有一些充满活力的公司,但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缺乏创新。原因之一是,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更愿意去外企工作。
但巴斯夫(BASF)公司亚太地区首席执行官霍伊泽尔(Albert Heuser)说,现在已经不再是这种情况。如今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非常愿意进国企,因为在那里他们有机会开创与在外企完全不同的职业生涯。
在中国建立科研基地
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BASF)发现可以将中国作为研究的基地。该公司在上海投资5500万欧元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到2020年,巴斯夫公司四分之一的研究人员将在亚太地区工作,其中大部分在中国。
联邦教育研究部国务秘书乔治·舒特(Georg Schütte)称这一趋势为研发全球化。作为回应,德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春季就在柏林达成共识,将2015作为创新合作年。舒特说:"今年我们尤其希望将目光聚焦在城市化等问题上,也就是关注大城市的发展问题,我们希望环保、 能源生产和现代化交通成为中心议题。"
这些都是德国将其技术出口到中国的一些行业,而中国可能很快会在这些领域形成竞争。
舒特认为,因担心竞争而闭关自守不是好办法。他举例说:最近发现的路由器安全漏洞,就是使用华为生产的零部件取代了容易出故障的德国零部件后,才得以排除故障。
作者: Danhong Zhang 编译:李京慧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