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繁
电视直播节目
最新视频
焦点
APEC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
图像来源: Reuters
两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者合称时的简称,一般在每年3月在北京举行。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从性骚扰到器官捐赠 中国民法典草案热门盘点
民法典草案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审议,对于14亿中国公民来说,个人隐私权才第一次有了定义。草案存在哪些争议?所谓"离婚冷静期"是怎么回事?政府强征用地行为能否受到制约?
专访:欧洲人为什么关心今年的中国两会?
推迟了两个多月的中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今年的两会也尤其引起外界的关注。恰逢政协会议开幕前一天,台湾总统蔡英文举行了就职典礼。两会是否会对她的演讲内容做出回应?站在十字路口的欧洲人期待中国拿出怎样的经济政策?
疫情下的两会 聚焦“后新冠中国秩序”
20多年来首次推迟的两会将在5月21和22召开。新冠疫情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在政治局会议上被形容为前所未有的局势,两会所讨论的事项将决定中国疫情后的发展走向。
蓬佩奥:中国勿威胁驻港美国记者工作
北京两会召开在即,外界关注中国会否进一步削弱香港自治,蓬佩奥再就此警告北京,否则可能影响香港报告,左右香港能否继续享有特殊关税地位。
武汉拟10天测千万人 吉林爆疫情关火车站
中国两会即将召开,官方对疫情严阵以待,防止第二波爆发。疫情发源地武汉则即将做全市核酸检测,侧面反应了中国新冠检测能力的提升。东北继黑龙江之后,吉林爆发群聚感染病例,当局关闭火车站。
观望两会动作 蓬佩奥延交香港报告
北京近期加强对香港的动作,引起国际关注香港人权和一国两制的走向。美国原定本月发布香港报告,但决定延至北京举行两会后提交。这是否为防北京有进一步动作?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行踪成谜的金正恩;经济堪忧的德意志;纷纷解封的疫情国……花3分钟,看7张图,速览一周大事。
德语媒体:适得其反的大外宣
北京宣布5月召开两会依旧受到德媒关注,《法兰克福评论报》指出,在新冠疫情时期,这场大规模会议将是一大挑战。中国欧盟商会主席武特克接受瑞士媒体采访时谈到了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状况。
德语媒体:肇事者摇身一变成了获利者
德国“每日新闻”认为,今年两会的的核心讯息将是“中国成功控制新冠危机”。《威斯特法伦报》评论指出,欧洲应该重新审视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勿令新冠危机的“肇事方”成为最终获利者。
中国两会日期公布 北京严格检疫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延迟多时的中国全国两会日期正式确定。过去一直有超过5千名代表从中国各地赶到北京开会,这个为期至少一周的会议如何防疫? 北京持续实施各项检疫规定,严阵以待。
35年来第一次 中国两会延期举行
中国第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周一做出两项令人关注的决定:第13届全国人大第3次会议延期召开;通过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草案。
德语媒体:疫情中被封口的批评人士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经有多人因为批评当局而遭逮捕或噤声。
2020中国人大或将延期举行
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际,官媒报道称,今年人大会议有可能推迟召开。
墙外文摘:57岁的“台湾女孩”
有评论认为,57岁的“台籍”全国政协港区委员凌友诗自称女孩,因为她的谈话对像是权力机构,就是一班万岁的老头子。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埃航空难、两会闭幕、新西兰恐袭……刚刚过去的一周,哪些新闻最受您关注?
“强”心针治欧美 中国总理驳监控促外资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两会闭幕记者会上,除了平反中国在贸易中的立场,也反驳外界对《外商投资法》可能有灰色地带而雷声大雨点小的质疑,保证将确切落实。
德语媒体:人大代表有话说
中国每年一度的”两会“正在北京召开。德语媒体注意到,中国的人大会议上不会出现唇枪舌剑的辩论场面,更不会有针对执政者的激烈批评。
台籍委员“两会”演讲引热议
在台湾出生、后移居香港的凌友诗,2018年起成为代表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她在本周一的政协会议上演讲盛赞“一个中国”及“一国两制”,引发争议。而凌友诗演讲时的“朗诵腔”也引起了热议。
德语媒体:谁说战争只有输家?
中美贸易争端到底促使中国作出了怎样的让步?北京当局又究竟应当怎样来应对中国经济降温?这些都是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重要议题,也是德语报刊评论版周末关注的焦点。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华为状告美国政府违宪;中国两会召开;中美贸易谈判继续胶着;委内瑞拉危机升级——为您回顾一周要闻。
全国人大:房地产税立法稳步推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周五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表示,将“集中力量落实好党中央确立的重大立法事项”,其中包括民法典、引入房地产税法等。中国房价多年来迅猛增长,而房地产税则更是各界关注的敏感议题。
长平观察:习近平茶杯里的秘密
习近平到底是喜欢换杯呢,还是不喜欢换杯?时评人长平分析专制社会的花边新闻,认为它对民主政治无所裨益。
德语媒体:能捉老鼠的猫去哪儿了?
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周二开幕,德语报刊纷纷就此发表了评论。其中,经济增长目标的下调,成为最受关注话题。
专家 : “减税降费”只是把负担延到未来
中国人大公布2019年度的经济增长目标6-6.5%,迎来三十年来最低点。 但是经济学家沈凌认为这项调整大致符合长期趋势,并不意外。 反而是当局大力宣传的“减税降费”中,暗藏着对经济发展更深远的威胁。
人大开幕:经济目标下修至三十年最低
每年一度的中国人大会议开幕,经济成为本年最大焦点。 中国在近三十年来首次将经济增长目标定到低至6%,引发诸多揣测。
人大新闻发布会 军费、华为热点问题都回应了
中国全国两会受到两岸三地的密切关注。除了新闻发布会上的提问,从各家媒体的报导方向也能看出,不同地区的媒体在讨论两会时,也有各自的焦点。
只谈经济 莫谈政治
中国全国政协会议、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在即。中美贸易战阴影下的经济议题预计将成为今年“两会”的核心。分析人士同时也指出,由于习近平当局对言论的管控日趋严厉,因此,本届会议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很难再对经济以外的话题发表看法。
德语媒体:抵抗是徒劳的
空前集权的习近平,将对哪些人构成威胁?而中国自身面临的风险,习近平的新团队又将怎样应对?周三出版的德语报刊评论版,继续集中点评刚刚落幕的全国人大会议。
台国防部:辽宁号编队周二进入台湾海峡
北京再度对“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发出严正警告之际,台湾国防部周三宣称,中国的航空母舰又一次进入了台湾海峡。
人大会议闭幕 重点决议有哪些?
本届全国人大会议中,修改宪法,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是最受关注的焦点。此外中国党政最高领导层的人事变动也颇受瞩目。除此之外,还有那些要点需要了解?德国之声为您盘点如下。
13届中国人大闭幕 习近平:反分裂不称霸
中国在近年来会期最长的两会中完成了许多重要决议。习近平在闭幕讲话中说,“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两会代表化身推销员 秀家乡特产引来争议
在答记者问时,两会代表们纷纷掏出家乡土产,大谈脱贫致富。这种新现象究竟因何而起?
长平观察:两会红与蓝-白眼翻向大外宣
北京两会“红与蓝”事件由八卦转向嘲笑大外宣。时评人长平认为,大外宣不仅仅是一个笑话,而是正在腐蚀全球政治的系统工程。
中国式记者会:除了翻白眼还能干啥?
整个中国突然开始对忠于政府忠于党的媒体背书产生疑问。原因就是:一位女记者在北京新闻会上做出了各种不耐烦的表情,还诠释了专业翻白眼的“最高境界”。
艾未未:修不修宪都一样
正在悉尼举行展览的艾未未日前接受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采访,认为中国全国人大通过修宪案、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其实并没有对中国政治构成实质上的改变。中国官方媒体则强调,修宪是“民心所向”。
泽林视点:经济发展只是纽带
中国的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专家作者Frank Sieren认为,但只有经济稳定,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中国官媒:"国防预算增长目标合理"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全国两会开幕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两个数字尤其引人关注:经济增长目标和国防预算。后者的增长为8.1%则引起中国是否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解读。
李克强报告未提“港独”:此时无声胜有声?
李克强工作报告里关于绝对不能容忍分裂国家的内容,时事评论员认为这是针对台湾及香港的“独立”倾向,在警告台湾及香港等有可能存在的独立势力。
德语媒体:会有人偏离路线,投弃权票吗?
德语媒体关注周一开幕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特别是修宪和人事问题。此外,每年此时公布国防预算之际,中国的军队改革也是一个焦点话题。
两会无热词 满屏皆敏感
在中国政协、人大两会前夕,有关修宪、主席任期等议题的讨论被全面压制,社交媒体提前进入"敏感期"。与往年一样,北京一批异议人士也在两会前被"离京旅游",或被加强监控。
十三届中国全国人大开幕 世界关注中国发展
今年3月5日至20日的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近年最长的一次人大会议。会中讨论决议将影响中国未来政治与经济发展关键方向。
只是开玩笑?特朗普给习近平终身制点赞
在一场筹款活动中,特朗普说,习近平现在是终身制主席,"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这很好"。特朗普还开玩笑地建议,对美国来说也许这也是个好主意,他的支持者为此鼓掌欢呼。民主党人士对他的表述提出批评。
中国两会:富豪人数减少 财富明显增多
出席今年中国两会的超级富豪,人数要少于去年,但他们的总资产却比去年多出五分之一。
今年人大会议有哪些看点?
在中共提出的修宪建议于前期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讨论的情况下,即将召开的今年人大会议上,人们会比往年更多聚焦一些重大的特殊议题。
泽林视点:镇定自若
每年,中国总理李克强都会在人大闭幕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今年的记者会再次证明,中国的政策走向对全世界都有着巨大影响。
两会提案中有哪些“奇葩”和“禁果”
今年的中国政协、人大会议在北京落幕。尽管两会被视为“橡皮图章”,但每年会议上各界代表还是会提出大量建议提案,其中不乏具有争议性或社会敏感度的话题。
两会代表谈封网 进出困境难商量
今年中国两会召开时,网络管制仍是重要话题之一。境外的想进去,不容易;境内的想出来,也难。
中国死刑数量仍居世界榜首
根据境外的估算,中国每年执行死刑的人数比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还多。而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认为,这一切无可厚非。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朝鲜发导弹,中国开大会,韩国迎“萨德”,让我们看看这一周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泽林视点:促进消费
许多人都质疑中国政府发布的数据。不过,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依然比较到位地盘点了中国经济的各项弱点。
前一页面
第3 页,共7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