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世界经济论坛落下帷幕

2002年2月5日

历时5天的纽约世界经济峰会上的马拉松论坛于周一晚间降下了帷幕。与会者达3000之众。最后一位讲演名人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https://p.dw.com/p/1pG6
安南在闭幕式上发表演说图像来源: AP

安南的讲话内容是最为充分的,因为联合国-委员会对世界经济论坛上的所有议题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当然,侧重点和时间都有所不同,参加讨论的人也并非象每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的显赫人物那么权倾一方、威风凛凛。

几位观察家们认为,周末在豪华饭店里的讲演基调有点偏左,反美声浪也较为高涨。有几位国外嘉宾-包括科学家、宗教领袖以及政治家等对仅存的超级大国美国进行了批评,指责美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令人吃惊的是,美国国内也有人持相同的论点,比如民主党参议员希拉利克林顿、昔日的美国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以及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盖茨指出,在最近的10年中,微软遍布世界各地的巨型康采恩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ill Gates auf dem Weltwirtschaftsforum
盖茨正在讨论图像来源: AP

比尔-盖茨说:“一定的规模和成就即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我们去其他国家,帮助那里的政府建立生态体系、发展教育事业,完善彼此间的沟通。”


“我们只好放弃了这笔生意”

当然,有关各方在此保证说,这与干涉他国内政、发号施令毫无关系。在由世界银行总裁沃尔芬森主持的讨论会上,德意志银行总裁布罗伊尔以资助拉丁美洲铺设输油管道为例,强调了人们在思想意识上的转变。

他说“生意本身当然是极具诱惑力的,但是由于铺设输油管道而使人们产生了生态保护方面的许多顾虑。这一项目于是被视为不能被接受。德意志银行不禁问自己,我们该怎么办?生意虽然不错,但是还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只好放弃了这笔生意。”

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发言十分踊跃,不过,只有在短暂的问答间隙,才会零星冒出非政府组织以及全球化的怀疑者、甚至反对者的批评声音。世界经济论坛会上的畅所欲言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人们还无从知晓。在会议期间,与会各方没有签署任何决议。本届世界经济论坛从瑞士达沃斯移址纽约的曼哈顿,尽管如此,在此次会议上是不会诞生纽约宣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