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实际控制线"的掌扩权是冲突的导火线
2020年6月18日德国之声:在中印士兵上一次冲突发生不到两周后,周二双方于边境又发生45年来死伤最严重的一次军事冲突,至少有数名士兵丧命。与之前的军事冲突相比,您认为这次的冲突为何持续这麽久?又是什麽原因导致最近一次的冲突伤亡比之前还惨烈?
葛莱斯曼:针对这一波中印边境的冲突,各界有许多揣测,所以很难非常斩钉截铁的说哪个原因是导致冲突持续这麽久的最关键因素。其中一个理论是,印度2019年8月单方面的“并吞”了查谟和克什米尔,这也导致中国从根本的重新衡量他们在“实际控制线”的战略定位。中国原本在拉达克地区所掌控的区域,在印度“并吞”查谟和克什米尔之后,已受到影响。
另一个猜测是,中国与印度军队在边境的巡视变得越来越有侵略性,而他们巡视的路线甚至会重叠,所以这也可能导致双方在战略的考量上出现误差。还有专家认为,印度在“实际控制线”这一侧的领土内所建造的基础建设计画刺激了中国做出某种程度上的回应,因为中国也在附近建造基础建设计画。
此外,自从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似乎不断想找机会展现他们的实力,所以他们不仅在中印边境挑战印度,也多次派遣军机飞近台湾领空,或是在中南海也是动作频频。虽然我们很难实际了解中国这些举动背后的意涵,但我认为这与中国想展现实力并无直接关系,因为中国早在新冠疫情爆发前,便已不时在亚太地区发动一些侵略性的举动。
我认为这次自五月爆发的一连串冲突,还是与“实际控制线”周围的议题比较有关联,包含双方都提升了巡视时的侵略性,以及中印两国在边境周围发展的基础建设计画。举例来说,2017年中印在洞朗高地附近爆发的冲突,便是直接与一项造路工程有关。
德国之声:中国与印度都指责对方是最新一轮军事冲突的始作俑者,而双方在谈判的过程中,似乎也很难找到一个平息冲突的共同点。这是因为“实际控制线”与边境周围的区域对两国来说都太重要了吗?还是这与两国领袖想保留面子有关?
葛莱斯曼:我认为很大一部分是两国领袖为了保留颜面。中国与印度是两个亚洲强权,他们也都对此引以为傲。此外,两国的媒体在这一轮的军事冲突中,不断想透过一些耸动的内容或言论来逼迫另一方屈服。即便如此,我认为问题的症结点并非在此,而是在于当年划分“实际控制线”背后的一些历史纠葛。
中国已与大部分周边国家划清了领土界线,所以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与印度划清边境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中国政府心中对于“实际控制线”应该订在哪早有清楚的概念,而印度也是同样的。所以在我看来,导致双方爆发军事冲突的核心问题仍然与领土有关。
德国之声:中国与印度的外长周三针对边境问题通了电话,试图找到一个解决军事冲突的方式。虽然双方对舒缓紧张关系有达成共识,但他们似乎没有谈论到该采取哪些实际的作为。你认为双方该做出哪些妥协才能让中印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
葛莱斯曼:重点是双方要先找到立即舒缓紧张关系的方式,之后再慢慢找寻永久的解决方法。我认为,其中一个永久的解决方案是中国必须与印度交换双方认知中“实际控制线”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运用这两个地图去谈论出最终的边界。然而,我不认为中印两国短期内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周一 (6月18日) 爆发的流血冲突似乎是因为印度士兵认为中国并未拆除搭在争议地区的帐篷,所以印度士兵放火烧了中国的帐篷,而这个举动导致中国采取了强烈的回应。双方必须要尽可能的实现在近期谈判中所做出的承诺,努力缓解紧张关系,避免双方在离开争议地区的时候互相攻击,因为这种作法只会导致冲突再次升级。
德国之声:在双方试图交涉谈判之际,印度却命其边境的军队保持高度警戒。根据目前两国在这个议题上所衍伸出的氛围,你认为中印的边境冲突将如何发展?
葛莱斯曼:虽然过去几周爆发的暴力冲突与越来越激烈的言论确实令人担忧,但我还是乐观的认为中印两国可以找到缓解紧张关系的方式,因为没有任何一方现在想展开一场全面战争。对中国来说,与印度爆发战争会让北京无法专注于其军事战略上的首要目标,也就是将势力往太平洋扩张,并让美国丶澳大利亚与日本有机会在该区域孤立中国。
对印度来说,中国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如果与中国开战的话,印度在没有其他国家的援助下,很可能是会打败战的。两国如果真的开战,其他国家前来援助印度的机率也不高。不过,由于中印两国都是拥有核武的国家,所以虽然两国在喜马拉亚山的边境区域很难真的展开全面性的战争,各界仍不该完全忽视这个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葛莱斯曼(Derek Grossman)是兰德公司的资深分析师,专门研究亚太地区的军事与安全议题。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