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国不会改变非洲投资战略
2011年3月3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3月2日宣布,在利比亚176亿元人民币的工程暂停或中止,未来无法确定。中国铁建公司公告称,在利比亚的价值42亿美元的工程暂停或中止。此前,中国商务部宣布,中国共75家企业在利比亚投资合作,项目50个,人员36000余人,这些中国企业遭受大量直接经济损失,包括被抢、砸和烧毁的车辆、施工机具、材料、办公设备及现金等。
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主任王锁劳向美联社表示,中国在利比亚共签订130亿欧元的合同。他说,中资企业的损失究竟有多大,目前难以估量。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主任贺文平表示,中国此次在北非遭受的经济损失仍在评估之中。而不仅仅是中国,所有在利比亚投资的国家都会遭受损失。“我们知道像孟加拉国南亚很多国家在利比亚的务工人数远远超过中国,利比亚有150万外来工人,中国只占3万人左右。”
尽管如此,贺文平认为中国在利比亚遭受的损失并不能对中国以后在非洲的整体经贸活动以及相关战略构成根本性影响。
“中国外交政策受原材料需求驱动”
英国的风险咨询机构Risk Resolution Group专家威廉姆森(Hugo Williamson)也持相同态度。他认为,总体来看,中国在中长期不会改变非洲投资战略。“全球许多资源存在于潜在不稳定的国家。中国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原材料、自然资源和粮食的需求。我认为,中国最终会采取政策取悦利比亚的新领导层,比如,中国现在就已开始与联合国一道制裁利比亚。不过,中国也必须保持微妙的平衡,因为其本国的人权纪录并非无可指摘。中国在公开批评利比亚的同时,也在本国试图控制国民,防止阿拉伯世界的民主运动传到中国。”
位于华盛顿的私立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的布罗蒂格姆(Deborah Brautigam)博士则认为,中国的非洲政策并非在不稳定国家投资,而是在所有的地方投资。“我不认为中国会改变战略。中国在各处都有投资。如果一个投资地点政治不稳定,中国只好撤侨,就像在利比亚一样。中国在利比亚有巨大的建设和石油投资,工人众多。但西方国家也在利比亚有工作人员,也在派船接回本国国民。”
布罗蒂格姆认为,中国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相当低调,无论利比亚未来由谁执政,中国都能够继续在该国投资。
“中国在非洲投资谨慎”
布罗蒂格姆认为,中国对于在不稳定国家投资,也非常谨慎。“比如几内亚发生骚乱后,中国从该国撤侨。如果一个国家政治不稳定,中国会观望。又比如在津巴布韦,中国一个大项目的签署用了5年时间。所以,中国并不是不加考虑。而且中国在津巴布韦的投资很少。”
布罗蒂格姆同时指出,那种认为中国只能在西方‘剩下来’的非洲国家投资的说法,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中国也在‘好’的国家投资。观察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投资模式会发现,他们最大的一笔投资是在南非,中国在南非十分活跃。中国也在毛里求斯、博茨瓦纳、加纳投资。这些都是执政良好的国家。唯一一个符合这一说法的案例是苏丹。西方国家离开苏丹后,中国作为该国长期的伙伴,留了下来,接手了西方国家留下来的资产。但其它国家都不是这样,津巴布韦也不是,那里有很多国家的企业投资。”
贺文平教授也同意这一说法,并加以补充。她指出,在苏丹继续投资的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印度、马拉西亚以及其他国家也在此开展与能源开采相关的活动。但中资企业此次在北非遭受巨额损失的事实具有参考借鉴意义。中国企业对在以后的投资行为中,会更多的加入对当地政治稳定性,以及政局发展走向方面的风险评估因素。但这其中也有许多不确定性。她说:“比如利比亚、埃及、突尼斯这些国家,在过去都被认为是比较稳定,政局相对稳定的国家。甚至一些欧美的研究学者也没有预测到,像利比亚埃及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局面。”
作者:苗子/任琛
责编: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