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反腐或可改善新闻自由环境
2013年2月28日德国之声:同为资深媒体人,您和王克勤也比较熟悉,您是否了解他离职的前因后果?
展江:事情发生之后我们曾经通过电话。他是在春节前后被《经济观察报》的人力总监约谈,被劝离的。我个人希望这事儿不要变成国际事件。整个事件和大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报社内部的事情。王克勤的文化和《经济观察报》的文化不合。两者的Style不合。海外媒体往往容易过度解读,猜测当局施加了压力,其实只是内部管理层面和他的理念不同。
德国之声:那王克勤下一步有着什么样的打算?
展江:王克勤现在并没有工作。他已经近50岁了,虽然很有名,很多人尊重他,不过一个媒体要接收他的话还是需要勇气的。知名度有时也会带来压力。所以下一步去那里还是不确定。
德国之声:中国调查记者也被认为是一个"风险"的职业。因为舆论监督环境恶劣,曾经发生过记者遭打压的现象,比如曾经将山东滕州市兴建豪华政府楼事件曝光的调查记者齐崇淮,随后被当局以"勒索敲诈"罪名起诉。您是否能介绍一下中国调查记者的状况?
展江:十八大以后中国的形势在好转、缓和、放松,媒体虽然没有明显的放松,但是至少没有变坏。前几年调查记者的情况,从趋势发展看,是积极的,越来越多的记者,年轻记者,转入调查记者的行列,他们在业界和社会上都成了有影响力的记者,而且薪金待遇也比较高。但是去年的情况,你知道,去年是一个政治年,各地的官员对媒体的要求比较严格,有一些特殊的审查要求。所以有些报道,记者遭到"封杀"。去年离开的人特别多。但是王克勤这个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被当局打压的,跟中宣部没有关系。当然也不能说他完全没有受到过打压,但是至少去年他没事儿。是春节期间突然得到报社通知的,所以我们也觉得这个消息有点出乎预料。中国调查记者的情况比较多样性,总的来说,去年对中国调查记者来说不是个好年头,流失了很多记者。很多人被单位因为各种原因,包括被打压的原因离开了这个行业。去年不好,今年我预期将会有好转的反弹。
德国之声:您会做出这个推测的根据是什么?
展江:首先,中共新老领导人换届后,会出现一个"小阳春"现象:2002/03年就是这样。另外,习近平作中国最高领导人以后,现在看来,确实中国的社会正趋于放松,而不是趋于紧张。以南方周末事件为例,有这样一个结果,实际上也是符合这个逻辑的。我预期将来中国调查记者的情况会有好转,但是这个好转什么时候到来,还在观望。
德国之声:之前您说过,前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记者加入调查性报道的领域,根据您的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
展江:他们在这个行业找到了职业的自豪感、成就感,而且大量市场化的媒体,(这些媒体)都知道,这种调查性报道对他们报纸本身的形象,品牌是有利的。这些报纸也有经济实力来支撑记者来做这样的调查。
德国之声:中国的调查记者主要曝光的问题有哪些?
展江:主要就是两类,一个就是调查官员腐败的,一类是公司企业的。当然也会有医院腐败,学校,但主要就是前面两类,跟权力有关的。这个和目前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着重反腐有关。习近平和王岐山都在高调的要犯腐败。另外,微博现在很强大。微博上曝光的厅级干部,甚至副部级的干部不止一两个了,所以传统媒体记者的压力比以前少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对媒体下一步改善调查的环境是相对有利的。德国之声:记者无疆界2011-12年新闻自由指数显示,在179个国家中,中国排名第174。仅排在厄立特里亚、土库曼斯坦、朝鲜以及伊朗和叙利亚前面。您无疑十分关注中国媒体近年的格局和发展方向,您是怎样看待中国的新闻自由的?
展江:中国新闻自由的问题,我觉得也不能简单化,认为中国没有新闻自由,没有新闻自由哪里来的王克勤?但是中国的新闻自由也远远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新闻自由,受法律保护的新闻自由,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法律。虽然有宪法,但是中国的宪法,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宪法还不是一个能够落实的法律。中国并不是民主国家。而新闻自由度也和媒体的负责人的判断有关,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另外,中国这么大,各个地方宣传部对媒体的管理力道也是不一样的,有松有紧。所以很多地方的新闻自由度也大有不同。总之,目前传统媒体还没有特别明显的转为比较宽松的环境,但是至少情况没有变的更糟。
王克勤:《经济观察报》前总编助理。曾任《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曾发表定州村民被袭、山西疫苗事件等多个有影响力的报道。
展江:中国传媒专家,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教授
采访记者:文木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