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学生打交道非常愉快” -德国教授谈中德科技学院
2005年4月12日施迪斯教授2002年以前一直在纽伦堡格奥格-西蒙-欧姆高等专科大学(Georg-Simon-Ohm-Fachhochschule Nürnberg)任机械过程技术教授。2002年提前退休后,他与帕德博恩大学的私人关系把他带到了遥远的中国海滨城市青岛。2001年,位于德国北威州的帕德博恩大学与青岛科技大学在青岛共同成立了中德科技学院(Chinesische-Deutsche Technische Fakultät Qingdao),其中的德方牵线人是帕德博恩大学的曼弗雷德.帕尔教授。在帕尔教授的“鼓动”下,施迪斯教授老将出马,于2003年夏天开始了在青岛用德语为中国学生上专业课的“中国冒险”。
施迪斯教授在青岛开设的第一门课是“过程技术入门”。2004年,他再次到青岛授课两个月。施迪斯教授的夫人埃芙琳也每次随同前往,不过她的身份并不是游山玩水的陪同夫人,而是担当起了德语教学和讲解德国文化的任务。施迪斯教授在德国的时间也贡献给了中国学生,他定期到帕德博恩大学为到德国上课的中国学生讲课。施迪斯教授还通过与德国经济界和工业界的多年关系,为他的中国学生在德国争取到了众多实习机会。施迪斯教授不但在专业上为中国学生花费了大量心血,还对他的中国第子们在德国的业余生活关怀倍至,如为他们组织旅游观光和郊游活动。
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最感兴趣的是,施迪斯教授眼中的中国学生与德国学生有何不同?施迪斯教授说:“中国学生特别好学,特别勤奋,求知欲很强。他们也很有纪律性,这反映在出勤率上。与德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更重视强记,善于同教科书打交道,但是课本以外的书看的比较少,不善于利用参考书和专业文献。我注意到,中国学生在从理论转到实践或者反过来从实例上升到理论上有困难。
另外,中国学生很尊重长者,这对于我这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件很让人享受的事。中国学生上课时不爱提问题,对老师更不提出批评,这与德国学生正好相反。因此我在上课时,会想办法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不过我注意到,当他们在两、三个人的交流情境中,他们表现得是很活跃的。总之,与中国学生打交道非常愉快。”
施迪斯教授说:“有一点我想借此机会强调,那就是德语非常重要,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中德科技学院学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前已经学习了两年德语,但是用德语进行专业学习还是有一定困难。我注意到,这些学生到了德国之后,那些语言基础好的在专业课上也显得更得心应手。这些学生的德语老师有中国人,也有德国人。今后,我们将在学院内促成德国人作为老师到青岛去教德语,这样对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好处。”
在纽伦堡高专发给德国之声的一组照片中,有一张是施迪斯教授与身穿绿色军服的学生的合影。记者问他作为这万绿丛中的一点“洋”有何感想,施迪斯教授说:“那是我2003年9月初刚到青岛时拍的。当时正逢新生入学,我被请去与新生合影。我当时只是觉得这些年轻的孩子身穿军人制服有些陌生,因为这对一个德国人来说是件太有异国情调的事了。后来别人告诉我他们要进行为期两周的军训,据说背后的想法是这些孩子都是受宠过多的独生子女,学校认为他们应该在大学生活开始前接受锻炼。”
德国之声记者问施迪斯教授对校园之外的中国有何总体印象,施迪斯教授说:“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我在中国没有旅游,除了青岛,只去了泰山、曲阜和济南,还顺便路过了北京。给我感觉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巨大的建筑浪潮,到处到在建设,简直是惊人的。特别是近年来为了准备2008奥运会,很多地方都被调动起来,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如城市建设得更好,环境更干净了,我看到中国为此做了很大努力。这不是想当然的事情,因为中国还有很多地方不太重视环境保护,譬如我看到人们随地乱扔垃圾袋,就很心痛。
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人对外国人十分友好,我在中国没有感受到一点点敌意。包括大街上的鞋匠,都对我们十分友好。当然我们有时也引来别人的观看,因为我是个快秃顶的、胖墩墩的外国老头儿,看起来与中国人不一样,但是他们这样看我时也是友善地看,我不但不介意,还带点幽默感地去看待它。另外,在中国吃的非常好,经常被邀请去外面吃饭,饮食烹调的精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我对中国还缺乏了解,我避免对中国作泛泛的评价,而且作为一个客人,对东道国指手划脚也是不合适的。”
中德科技学院是青岛科技大学的直属学院,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和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的。学院属于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的一部分,得到了德国教育与科研部及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高教输出基金”的资助。
该项目的创始人、帕德博恩大学的帕尔教授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中德科技学院于2001年5月开始筹建,同年9月开始招生,现在有350名学生,其中的150人目前正在德国上课和实习。我们这所大学与中国一般的大学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既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是能用德语与德国同行进行交流,无论是在研究机构还是在工业界都能胜任领导德中交流项目的工程师。
我早先通过与中国同行的交流注意到,中国的工程师教育不重视培养方法思维,很多中国的工程师会很好地完成单项任务,但是却缺乏程序链式的思维,缺乏规划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信息本身是廉价的,能对信息进行评估才是重要的,而能产生实用的信息就更重要。我希望能通过这所学院把方法性思维传授给这些未来的中国工程师们。”
帕尔教授说:“中德科技学院不是私立大学,它的学生与普通中国大学生交差不多同样的学费,学院创建时期的投资是德中各承担一半,今后的办学经费将主要靠来自德中工业界的研究经费,譬如目前已经从德国工业界争取到了相当于100万人民币的资助。政府间的支持也很重要,有着七百万人口的青岛和十四万人口的帕德博恩虽然在规模上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两个城市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个城市的市长互相都很熟悉,这对于我们在高校上的合作也很有利。
我们与中国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非常好,在人际交往关系上也很愉快,而这种人际关系在中国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由于文化和习惯的不同,合作当中当然要有互相适应的地方,但是因为我们相互信任,这是我们成功的保证。”
帕尔教授还透露,中德科技学院今后将双向发展,即要吸引德国的学生到中国去学习。目前已经有两位德国学生在该学院学习,不过他们是学经济的,而将来是希望为德国工程专业学生提供适合的专业。帕尔教授还说,目前正在酝酿按照中德科技学院的模式与日本和韩国进行类似的合作,办成一个以青岛为中心的东亚教学中心。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