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上海媒体呼吁放权 财新连载胡舒立文章

2024年1月8日

在《财新》创办人胡舒立的近况引发外界关注之时,上海官方媒体表态支持民营经济,并提及改革开放和建立法治,此举被外界视为替《财新》先前遭到删除、提及改革开放的文章发声。究竟此事的进展如何?

https://p.dw.com/p/4axme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发表社论提及改革开放45年,被视为是支持改革和声援财新。图为2005年广西南宁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并列的海报(资料照)。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发表社论提及改革开放45年,被视为是支持改革和声援财新。图为2005年广西南宁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并列的海报(资料照)。图像来源: Michael Reynolds/epa/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中国媒体《财新周刊》文章接连被下架、创办人暨社长胡舒立的微博账号也遭“清空”之后,有上海官方背景的《第一财经日报》也发表一篇名为“最好的承诺是放手和放权”社论,呼吁官方在民营经济领域下放权力;此举强调改革,被视为是支持《财新》。另一方面,《财新》则大篇幅连载创办人胡舒立去年11月出版的新书内容。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上週三(1月3日)发表社论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臨的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宽货币、紧信用等仍突出,而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富竞争力的重要经济力量,面臨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安全的焦虑,“启动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走出迷雾、爬坡过坎的关键”。

社论聚焦于中国官方对民营经济应该“放手”和“放权”,后段部分也提及“让权力的整个流程都规制在法治化的程序”、“权力只有透过法治化程序、责任担保和利益补偿机制等进行规制,才能真正让人接受其承诺的可信度”。

文章重提“改革开放45年”,并强调:“中国经济的起飞史,就是政府放权、权利独立拓展的历史,权利的自由拓展空间是经济社会信用的动力之源,“政府下放的既是权力也是责任,同时更是经济的活力。”这番主张被外界视为挑战了目前的许多政策。

《第一财经日报》隶属于官方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其上级机构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而在《财新》去年底社论呼吁中国政府重返“实事求是”而遭到删除后,《第一财经》的此篇社论亦引起讨论。

至DW截稿为止,《第一财经日报》的这篇社论仍在该媒体的页面上刊登。

第一财经日报的社论,提及改革开放45週年和法治等论调,被认为是支持财新。图为2020年深圳的码头和高楼。(资料照)
第一财经日报的社论,提及改革开放45週年和法治等论调,被认为是支持财新。图为2020年深圳的码头和高楼。(资料照)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HPIC

财新连载胡舒立新书内容

《财新》在去年12月25日,刊出一篇标题为《重温实事求是路线》的社论,内容被指疑似批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遭到中国官方下架。《财新》其后于12月31日发布年终特稿《2023终有一别》,又疑似因为大篇幅纪念去年过世的中国前总理李克强,而遭官方下架。

在2篇文章连续被下架后,社交媒体上更是出现胡舒立曾遭到中国国安机构“约谈”的消息。DW无法独立核实消息。

而胡舒立的个人微博至截稿为止,没有恢复的迹象。不过,《财新》自1月4日起,每日大篇幅连载胡舒立2023年11月出版的新书《穿越在历史边缘—重走前辈苏门答腊流亡路》内容,被视为是向外界“宣示立场”和“报平安”。

《财新》去年10月25日首先以胡舒立本人名义,发表了《穿越在历史边缘》一书的前言,谈及胡舒立自身的家庭故事,包含她的外公胡仲持、外公的哥哥胡愈之在二战期间的经历,以及其家族早年与中共的关系。

文章提到,胡仲持和胡愈之当时分别在香港担任《华商报》总编辑、以及在新加坡主编《南洋商报》。1942年1月,胡仲持在中共抗日组织东江纵队的“秘密大营救”中,脱离了险境,显示其家族与中共有著三代人之间的关联。

香港《明报》2日报道,胡舒立于元旦当日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文,称“接到许多祝贺,再次一并回復:2024新年好!”并附上3个抱拳小图标,以及一些贺年图像。也有熟人发出胡舒立近照,称她近日人在福建厦门。

对此,一位熟悉两岸媒体圈的台湾媒体人向DW表示,他无法证实胡舒立和《财新》目前的情况。但他认为,稿件被当局删除是“中国媒体工作的日常”。

胡舒立据传目前人一切平安,图为胡舒立2010年访问德国时的资料照。
胡舒立据传目前人一切平安,图为胡舒立2010年访问德国时的资料照。图像来源: DW/Jun Yan

(综合报道)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