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三位华人作家亮相柏林文学节

2006年9月12日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对中国文学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在本月5日到16日举行的柏林国际文学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68位重要作家中有三位是华人作家,他们的作品朗诵会吸引了不少柏林读者。

https://p.dw.com/p/96xX
被称为“美女作家”的卫慧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一年一度的柏林国际文学节虽然只有六岁,但其节目紧凑、作家作品丰富多样,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卫慧、曹文轩和高行健三位华人面孔在欧洲面孔为主的文学节上显得非常抢眼,他们的到来自然给节日增添了不少国际气氛。

以小说“上海宝贝”在国际文坛上一举成名的中国女作家卫慧的出场可谓是一个小小的盛会。设有一百个座位的朗诵厅几乎座无虚席,晚到的听众甚至在后面站了一大排。卫慧见此情景,更是满脸春色、谈笑风生。这位现居纽约的华语作家讲的是一口流利的英文,唯有在朗诵她的现已在中国出版发行的第二部小说“我的禅”时才讲了两三分钟中文。而她选的段落听起来就象是她的个人简历表:“26岁,我的一部小说‘宝贝’在四十多个国家出版并拍成了电影 ...... 28岁,我住在纽约并见证了九一一恐怖袭事件。”

由于德国青少年读物十分丰富而且精美,中国该类读物很难打入市场。德国人对中国青少年的文学爱好也就所知甚少。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国际文学节特此邀请了出版有五十多部作品的北京大学文学教授和青少年文学作家曹文轩。在柏林逗留的一个星期里,曹文轩天天都有一到两场作品朗诵会,而且每天出入当地的中小学,向学生们朗读介绍他的代表作“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等等。短短数天里,这位作家就接触了好几百个学生,而学生们也对这位具有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家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提问十分热烈。在问到谁对他的人生影响最大时,曹文轩回答说,文学方面是鲁迅,做人方面是他的父亲。他还讲了与父亲的一件小事:

“有一年冬天的晚上,我跑了十几里地,跑出去看一个电影。回来时肚子就饿了。可这时懒得吃东西,因为家里没有现成的饭,所以我就想,算了吧,上床睡觉了吧。这时候,我父亲把衣服披上,倚在床头对我说,如果你肚子饿了,而木柴即便是堆在几里外的地方,你也应该跑去把木柴抱过来,把火生了,把饭煮了,吃饱了。我觉得他有一种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这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它给我的是深刻的生活命题和人生命题。”

本届文学节上展现才艺最多的却要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这位已长年生活在法国的作家、戏剧家和画家不仅举办了作品朗诵会,还首次放映了一部由他本人导演的有关他本人艺术创作方面的电影,同时还在柏林举办了个人画展。他的画与众不同,描绘的是个人的内心世界,具有荒诞的和超现实主义的韵味,受到多方赞赏。在文学节上,66岁的高行健介绍了他捕捉内心世界图画的过程:

“画画以前我先要选择作画期间所听的音乐。我就选一张唱片,一个CD,听一个月,作画时从早听到晚。这个期间我绝不写作,也不阅读,所有文字的、语言的我都不接触。在作画的前一两天我只听音乐,这时就进入了一个心境,一种情绪,到了一定的阶段,你要画的东西你就看见了,有个内心的思想就产生了。”

三位华人作家分别来自老中青三代,他们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风格上都迥然不同,他们的出场自然更激发了人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