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chi2104 china workers wwi

2010年4月26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4万华工被运往法国和比利时成为雇工。工作在战线后方的他们挖战壕,搬尸体,运弹药,或是在军工厂上班。战后,他们大部分被送返中国,但有些却死于异国他乡--有将近两千名华工死于疾病或葬身于炮火之中。如今,在比利时小城伊佩尔(Ypres)举行的一战展中,当年被英法征召的华工故事第一次被集中展现,他们也将受到人们的纪念。

https://p.dw.com/p/N2AD
一战历史图片(摄于1915年)图像来源: dpa

被遗忘和埋没数年后,一战中的华工史终于将在比利时小城伊佩尔(Ypres)被揭开。

这是个令人震撼的故事:14万男性劳工从中国途经加拿大被运往欧洲,未抵达欧洲前,他们不许离开船舱。

冒着欧洲战场的战火硝烟和带刺的铁丝网,他们被迫去挖战壕,或去码头铁路上工作。战争结束后,挖掘并掩埋尸体的还是他们。

佛兰德战地博物馆(the Flanders Fields Museum)馆长多米尼克·登多文(Dominiek Dendooven)表示,华工们是为了挣钱才远渡重洋:"华工工资分两地支付,一半在欧洲交付本人,另一半在国内交付家属。合约明确规定,华工们不会被安排到危险区。的确,他们不在前线工作作战,然而他们的实际位置就是第一战线的正后方。就是在这里,他们被射杀,被炮轰。"

他们艰苦度日。华工大多是文盲,他们一周只能休息一天,不许离开军营,被迫服从英国军事条例。

但战争期间,华工也会偶然进行抗议, 特别是在食物分配的问题上。

寥寥无几的幸存见证者的叙述都来自一个叫顾星晴(音译)的人。他就是300名华工翻译中的一个。比利时的研究学者和汉学家菲利普·瓦哈勒迈尔舍 (Dr. Philippe Vanhaelemeersche)在中国发现了他的回忆录。

瓦哈勒迈尔舍说, 顾星晴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回忆录已准备译成英文。作者当时写这本书是为了让中国人能在一战后引以为戒,并鼓励国民推翻日本人的侵占。而且书中内容令人惊讶,作者流露出对自己战时英国雇主的赞美之情:"他们同英国军方相处融洽,英国人办事效率高,还有先进的药物。还一度报道了英国医生如何发现那些流传在中国劳工中间的他们压根都没听说过的疾病。"

有的英国官员在中国服役过,甚至会说中文。有的是传教士,他们在华工军团(Chinese Labour Corp.)不断招募基督徒。保障华工的福利是基督教青年会(YMCA)的义务和责任。

1918年一战结束后,华工军团的许多人被雇佣到战地上挖尸体,并把他们掩埋在战争坟墓。这项工作实在让人毛骨悚然。

博物馆馆长多米尼克·登多文(Dominiek Dendooven)说:"想象一下,1919年时,这个地区没有树木,没有房屋,就如沙漠般的荒凉。那里尸横遍野,地上未引爆的弹药一触即发。"

大多数华工在战后被送返中国,但仍有一些在英军转移后继续留在法兰德斯(Flanders)。 华工同当地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张。有些华工因入室盗窃罪被捕,有些沦为种族主义和歧视的受害者。

多米尼克·登多文(Dominiek Dendooven)还表示:"当地有些谋杀案出现,但有的未得到证实。我们知道是华工干的,这就使双方的关系变得紧张。我想,在战争期间本来融洽的关系就在这时蒙上了阴影。"

作为同盟国一员的中国并未从战争中捞到太多好处,华工则更是两手空空的离开了一战战场。根据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由日本接管。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巨大耻辱促使五四运动的爆发。就在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对这些华工来说,战争给他们带来到政治影响绝不仅仅是金钱,他们还制作了不少中国龙的雕刻品以及刻有中国经典诗词的60多箱贝壳,以体现自己的民族荣誉感。这些作品也将在展览中亮相。也许,这些诞生于壕沟之中的中国艺术就是对华工军团和英国官员之间关系的生动总结。

该展览将于4月24日将佛兰德战地博物馆开幕。届时,那些不知道华工历史功绩的英国人一定会惊讶无比。在位于佛兰德斯(Flemish)郊外的公墓,人们也将看到精雕细刻的死难华工墓碑。

作者:Nina-Maria Potts/余希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