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nung
2011年8月10日十年过去了,世界看起来还是老样子:美国总是全世界各类问题的"根源",德国主要忙着处理自己国内的各种麻烦。除非是发生美国特种部队击毙本拉登这样的事,德国才会特别关注,而那些喜欢从道义角度分析事物的人更是获得了再好不过的机会。"9·11"事件十周年之际,有不少相关的书籍面世,而其中的一些观点是:2001年9月11日这一天不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日子。如果从心理学角度看,想淡化某一个可怕的经历,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政治上、以及道义上讲,轻描淡写"9·11"事件是不可接受的。十年前发生的这场恐怖袭击,是人类历史过去几十年里从未有过的悲惨经历。"9·11"成了一个历史标记,成了"9·11前"和"9·11后"两段历史的分界点,也是改变世界观、思考模式和政治理论的一个日期。
特别是对西方世界来说:在过去十年中,西方国家没有拿出明确的方案应对极端恐怖主义的挑战,而是过于匆忙地给对极端伊斯兰主义的理解定了位。比如欧洲一些国家对于丹麦穆罕默德漫画过于恐慌的反应就完全属于夸张。本拉登被击毙后,主要在德国等国关于杀死一条生命是否符合国际法等话题的讨论也根本就是多余。要知道,本拉登本人是滥用穆斯林文化和宗教的罪魁祸首之一。
此类讨论只能说明,2011年的"9·11"世界给西方价值观带来了怎样的震撼。当年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不一定是美国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在"9·11"事件发生两天后发表讲话说:"我们要为捍卫自由和正义付出一切!"这句话的明确内涵如今被淹没在有关关塔纳摩军事监狱、伊拉克虐囚、大量平民死难者等一系列丑闻的讨论中。布什总统当年向恐怖主义发出的宣战表述,现在被染上了他不佳政绩的污点。这不仅是对"9·11"事件中3000多死难者的极大不公,也颠倒了"凶手"与"受害人"的角色。
小布什反恐战争的成果也似乎被人渐渐以往:阿富汗已经不再是那个极端主义组织可以为所欲为的国家,伊拉克民众摆脱了独裁者萨达姆,正走向民主之路。中东和北非的民主革命其实也是"9·11"以来反恐战争中对追求民主和自由的不懈努力的结果。
恐怖主义永远也不能获得接受和认可,尽管有些人把恐怖主义理解为表达观点的暴力语言。德国之声在"9·11"事件十周年之际,开辟专题页面,讲述个人故事,提供背景报道,分析2001年9月11日这天,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重大改变。
作者: Marc Koch 编译:谢菲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