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马克龙救伊核协议:特朗普错了

2018年5月10日

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法国总统马克龙接受《德国之声》专访。他表示支持和伊朗扩大协议内容,也说欧洲要负起挽救多边主义的责任。

https://p.dw.com/p/2xOm9
Deutschland | Frankreichs Staatspräsident Macron besucht Aachen
马克龙之前访美还跟特朗普兄弟相惜,却未能力劝美国留在伊核协议中。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I. Fassbender

(德国之声中文网) 法国总统马克龙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表示,“很遗憾美国总统做出这个决定,这是错的”。他说伊核协议是控制伊朗发展核武的最佳方式。

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坚持伊核协议“很糟糕”,美国会加强经济制裁并寻求订定新协议的可能性。

马克龙在专访中提到,欧洲要重新确认加入2015年伊核协议的决心,这个决议让伊朗迄今得以保持稳定。

“欧洲人共同的决定让我们得以防止伊朗立即重启核子活动,防止紧张情势上升。”马克龙接着说,“最重要的是保持中东的和平稳定。”

挽救多边主义靠欧洲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马克龙在访问中谈到,欧洲现在是多边秩序的捍卫者。

“我们正处于欧洲历史性的一刻。欧洲要负责确保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的多边秩序。这个秩序正被瓦解当中。”

欧盟委员会 (European Commisson)主席容克 (Jean-Claude Juncker)也抨击特朗普背弃多边关系和友好合作。他说,“美国不想再与世界各方区域合作”。

马克龙9日也致电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希望伊朗可以继续留在此协议中,法国也会继续“全面”执行协议内容。双方答应会继续与相关国家合作。

USA Trump verlässt den Raum ARCHIV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 May)
欧洲各国好说歹说,都阻止不了特朗普的离去。图像来源: Imago/Zumapress/C. May

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

5月8日,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重启伊朗经济制裁。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宣称要谈一份“新的”。新协议不只会更完整地限制伊朗的核武行动,纳入中东地区的导弹与军队,还更有持续性。

他批评之前的协议完全没有限制住伊朗的野心,是“美国之耻”。

随后,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加一句:“伊朗核协议烂到骨子里。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世界第一名恐怖主义国家就等着拿到地表上最危险的武器....。”

这等于是把美国过去十多年来小心经营的外交关系一夜扫地,一口气得罪合约中的英、法、德、中、俄、伊朗、欧盟。欧洲各国都费尽心思要让特朗普留在协议中,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还为了此事赴美。

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特蕾沙·梅联合发表声明,对特朗普撤出协议的决定表达遗憾与关切。“我们共同强调我们将继续维护(这份协议)。这份协议对区域安全仍有重大意义。”

特朗普还说: “像伊朗这种整天高唱‘美国去死吧’(Death to America)的国家,不应该让他有任何机会接触核武器。”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Hassan Rouhani)听闻之后大为光火,说特朗普在打“心理战”。

伊朗表示目前为止还是会遵守协议,即刻派遣大使前往英法德中俄五国商讨应变方案,基本上会希望维持住现有协议。联合国说伊朗至今都没有违约,美国高层官员也多次重申伊朗技术上都遵守相关规范。伊朗国家电视台说特朗普无缘无故退出协议,“非法、无理、伤害国际协议公信力”。

Präsident Hassan Ruhani
联合国与美国官员都说伊朗至今都遵守着协议内容,没有继续推展核武活动。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dpa/Uncredited/Iranian Presidency Office

相较欧洲哀鸿遍野,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倒是乐见其成。以色列首相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支持特朗普的决定,说原协议是“一张灾难行程表,对我国、对全世界带来祸害。”

沙特阿拉伯一向是美国的盟友,视伊朗为世仇,说"我国支持并欢迎美国总统退出伊核协议、重新启动经济制裁。”

波及石油市场

如果美国政府能够贯彻特朗普的决定,对伊朗实施最高规格的经济制裁,则企业需要在180天期限内结束与石油相关的合约,以达成“显著减少”伊朗石油出口量的目标。

伊朗是OPEC第三大石油国, 每天生产380万桶石油、出口250万桶。中国是他们最大的买家。

中国石油业者说,他们已为此做好准备,改向其他国家进口石油。他们表示,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只占总进口的一小部份,很快就可以用俄罗斯、沙特、西非和美国的货源替代。

罗法/夏立民 (路透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