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投机商之初 性本善
2013年4月12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如堡垒一般坐落在在曼哈顿的南端。在这扇不起眼的米色的门面背后,人们除了买卖棉花和石油,也会进行如咖啡,可可和糖等食品的交易。但该交易所却面临一个难题:过去的几年里,食物贸易的投机活动名誉扫地。批评者甚至说,用食品“赌博”是不道德的。参与食品价格投机的银行和基金被称为“饥饿的始作俑者”。
食品投机并非新现象。 “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 纽曼(Kara Newman)说。 这位生活在纽约的作家去年发表其书作《食品的秘密经济生活》, 最初的投机活动具有保护作用,她解释说:“生产商可因此保障自己的产品,借此在未来的灾害或粮食过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
“食品泡沫”
生产商和客户通过签订所谓的“期货合同”分别承担未来提供和接收一定数额商品的责任。然而,没有人可以预测,届时价格是否会改变。投机者便见缝插针,自愿承担此风险。价格若出现波动,则由投机者作担保。当然,他们的目的是从中牟利。
食品市场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稳定的。但在过去五年中,食品价格首先迅速上涨,然后急剧下降。观察员称这种现象为“食品泡沫”。如此的价格波动,原因何在?
规则不再
反饥饿组织“为何饥饿”位于曼哈顿中市中心。 2008年,活跃人士注意到了这种不寻常的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该组织的工作人员克里斯曼(Siena Chrisman)告诉记者:“我们的专家告诉我们,其原因在于放松了对原料市场的管制,以及一个新的极端形式的投机出现。”
之前美国的原材料和食品仅允许在纽约和芝加哥两大期货交易所内进行交易。但是,现在很多老规则都被取消了。观察家分析,1991年引进“商品指数”后,工业界便开始征募原料投资。自此以来,市场逐步开放给私人资本。
类似股票的原料交易
“我们非常幸运的是,推出了所谓的交易所买卖基金,用于投资原料。”盖若(George Gero)表示。他是RBC资产管理公司的交易商,并且拥有超过三十年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的经验。
原则上交易所买卖基金可如股票或债券般交易。自2004年第一笔原料交易所买卖基金推出以来,基金数量已经攀升到数百。盖若的办公室位于曼哈顿市中心的一座玻璃大楼的第33层。在他的办公桌上方挂着一张海报大小的照片。图上的他站在1985年纽约商品交易所里的熙熙攘攘的交易者人群中。
这张照片看起来像是另一个时间的遗物。现在虽然仍有一小部分交易靠现场喊价完成,但大部分的交易已完全电子化。除此之外,随着市场的开放,期货交易中投机者的数量在不断增长。
特别是私人交易的信息很难获取,伯纳德(Lucas Bernard)说:“如此一来,交易变得很隐私。”这位国民经济学家在纽约城市大学技术学院任教。去年年底,他与另外两名经济学家一起研发了一个原料交易的模型。他们提及商品市场的“金融化”。意思是,目前原料的交易遵守金融市场的规则。
市场日趋不稳
养老基金和退休基金逐渐成为一些原料市场的重要投资者。受到2007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的震惊后,他们开始在股票和债券市场的风险中寻求保障,并越来越多地投资原料,因为原料市场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
然而,这个相对明了的市场也开始变得“不安分”。因此,一些投资者对原料市场的兴趣也逐渐消失:据美国金融报纸《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类似美国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的投资者在过去两年中,从和原料相关的可交易指数中获利近百亿美元。例如,美国最大的退休基金Calpers10月售出55%其在原料商品指数中的投资额。
要为饥饿负责吗?
很少有其他一种金融产品,会招致像原料贸易,尤其是食品贸易那样受到的批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合国的全民经济学家一起研究确立了原料投机和食物价格极端波动之间的联系,” “为何饥饿”的活跃人士克里斯曼说。
#B#她也谈到受到广泛认可的批评声音。批评者并不否认,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多种多样,譬如收成的好与坏,石油产量,需求量的增多和减少,或很简单的天气原因。然而,批评者认为,大幅的波动却是由投机行为引起。
最终证据不足
当然也有其他的声音。去年12月,40名德国教授在一封公开信中指出,食品市场的投机行为和价格波动之间的联系没有科学依据。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当前原料市场的投资者已和投机者的最初功能没什么关系了。
作者:Janosch Delcker 编译:安静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