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观察:"四二六"社论的污名之旅
2016年4月2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二十七年前的今天,《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的"四二六"社论。和往年一样,今天一大早,它就偷偷地出现在中国各类社交媒体空间。一方面,在中国直接讨论这篇社论的机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为"六四"镇压所作的辩护,都以它作为基调,也就是"不坚决地制止这场动乱,将国无宁日",就不会有今天的经济发展。
这篇社论是"六四"运动的一个关键点。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在回忆录中也认为,"四二六"社论激化了学生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而且,如此激化矛盾乃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故意为之。他趁赵紫阳访问朝鲜之机,将时局对邓小平作了夸大其词的汇报,并根据邓小平的内部讲话,让人写出了这篇社论"。这篇社论引发了次日规模空前的"四二七"大游行,并将学生运动变为全社会参与的民主运动,一步步导致了军队戒严、学生绝食和武力镇压的悲剧性结局。
这篇短短的千字文,是如何完成这个"重大的历史使命"的?从媒体专业的角度看,很少有人注意到的一点就是,它成功地实现了污名化运动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
议程设置是指大众媒体通过提供信息及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的事实及其先后。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在中共宣传体系里,议程设置演变为舆论引导(public opinion guidance)。舆论引导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不仅决定人们想什么,而且要求人们怎么想。
污名化议程困扰运动主要诉求
在中国,抗议活动不叫言论自由或者表达权利。"六四"运动组织者也根据中共党史中的定义,把它称作爱国主义行动。在那些教科书中,中共组织的抗议国民党政府的行为,无论多么阴谋和暴力都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宣传是一个很大的坑。正是根据它的逻辑, "四二六"社论 标题"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才有那么大的震慑力。社论称,"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学生制造混乱,"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要充分认识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团结起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
这篇社论大概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污名之作,给参加运动的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成为至今都不能解脱的魔咒。"动乱"之论一出,运动前期"反腐败"、"新闻自由"、"政治民主"等政治口号纷纷让路,要求摘去"动乱"帽子、戴上"爱国"桂冠,成为运动后期的主要诉求。
正如学生领袖王丹所说,"1989年当时,学生发动绝食相应提出两条件:一是跟政府对话;二是修改《人民日报》四二六社论"。其实第一个诉求,也就是要求对话,很大程度上也是要求政府承认学生上街是爱国行为。
一个运动以要求抗议对象承认运动的正当性为主要诉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令人同情的理由。但是,拉开一点距离看,不得不说,这有点怪异,等于它被污名者的议题设置牵着鼻子走了。这几乎决定了运动策略的困境。
从今天的政治局势看,当年学生运动提出的"反腐败"、"新闻自由"、"政治民主"等诉求,都具有特别宝贵的前瞻性。"四二六"社论之后,学生们坚持抗争,社会各阶层全面参与,成为改变全球冷战格局的苏联东欧巨变的先驱。
遗憾的是,这些价值未能被全世界充分认识。与此同时,"四二六"社论的污名化议程设置从未止步,它装备了中国年轻一代的头脑,并向全世界扩张。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