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要求终止对古巴制裁
2014年7月3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去年,当谷歌董事长施密特(Eric Schmidt)访问朝鲜时,美国国务院曾提出严厉批评。而他不久前对古巴的访问却得到了财政部的许可。
今年6月底,施密特带着创意主管科恩(Jared Cohen)和另外两名高层经理对哈瓦那作为期两天的短暂访问,以“推动建立一个自由和公开的互联网”。访问期间,科恩一行既会晤了古巴政府的代表,也见到了独立的软件设计人员和对政府持批评立场的博主。这是谷歌负责人首次正式访问古巴。
美国于1961年断绝与古巴的外交关系,并对这个社会主义的加勒比岛国实施严厉封锁至今。因此,一家美国大型康采恩的高层代表访问古巴访问就绝不是一般的生意之旅。此次访问的象征性意义不能低估。
“古巴不在线”
古巴可说是互联网发展中国家。在拉丁美洲各国中,古巴的互联网点击比例最低。据古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至2010年年初,该国总人口中只有3%的人拥有直接上网端口,而其中多为科技人员、文化界人士、记者或外国商人。现在,相关数字可能要高一些,但私人上网端口依然少而又少。
不过,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古巴人学会了变通,走出一条信息交流的特殊道路—某种形式的线下互联网:数据经由USB或其它载体在人手间传递;在大街上,人们可以买到所谓的“一周集锦”,从电影、肥皂剧、照片、杂志、生活咨询到维基文章,内容丰富;在某些地方,有无线局域网,供用户一起游戏或聊天。
被美国切断
古巴政府指控美国的封锁是导致古巴互联网事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哈瓦那当局称,由于美国的制裁,古巴不能与加勒比的海底电缆相连接,美国企业不能在古巴铺设光纤电缆。多年里,古巴的互联网端口只能依赖卫星联系。
3年前,委内瑞拉和古巴之间铺设了一条海底电缆,以使这个岛国能获得互联网宽带端口。此后,对这一技术陈旧的电缆和电话网的扩建进程进展缓慢。在就施密特访问进行报道时,古巴媒体指出,由于美国的制裁,古巴是世界上得不到谷歌大多数服务的少数国家之一。
施密特本人在此行中也亲身感受到了美国封锁政策造成的影响。他告知,此行中,除了生意会晤外,他们一行人几乎不能再有任何其它活动,旅馆费用每天不得超过100美元,每日开销以188美元为限。更让他愤怒的是,美国实施封锁,亚洲竞争对手正可以长驱直入。在他眼里,对美国而言,古巴的1120万居民本可以成为加勒比地区最大的电信市场。
未来市场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古巴就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市场,例如,成为谷歌“Loon(热气球互联网)项目”的潜在对象。根据去年公开的这一研究项目,将通过送入同温层高空的数以千计的热气球基站,向乡村地区和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为使项目在这个加勒比岛国得以实施,谷歌需有哈瓦那政府的许可,以及美国封锁政策的终止。
尽管美国国内有越多来多的人赞同恢复美古双边关系正常化,但“Loon项目”是否能在古巴实现,尚在未定之数。若干年来,古巴自己正实行小心翼翼的经济开放,取消了对汽车和不动产买卖的各种限制、扩大了私营经济领域、设立了经济特区、国有企业获得更多自主权。今年7月初,一项法律开始生效,古巴的几乎所有经济门类均向外国投资人开放。只有卫生、教育和军事领域构成例外。
因为其封锁政策,美国依然被挡在门外,谷歌自然也包括在内。施密特写道:“古巴将必须开放其经济和贸易政策,美国必须走出历史的阴影,结束禁运。两国必须作出政治上的艰难决定,但这一步是合算的。”或许,对谷歌而言也是这样。
作者:Andreas Knobloch 编译:凝炼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