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欲角逐台湾总统 郭台铭:勿让民进党执政

2023年4月5日

两岸关系升温之际,台湾知名企业家郭台铭5日宣布竞逐国民党总统提名,强调台湾需要“以和平为念”的领袖,且避战的关键是“化解中美对抗”,以及“不让民进党执政”。他还说了什么?民进党有何回应?

https://p.dw.com/p/4PiRy
图为2021年郭台铭在鸿海研究院的开幕式上发言。
图为2021年郭台铭在鸿海研究院的开幕式上发言。图像来源: Walid Berrazeg /ZUMA Wire/imago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鸿海集团(富士康,Foxconn)创办人郭台铭週三(4月5日)宣布,他将二度争取成为台湾国民党总统候选人,并称:“台湾需要一位具国际高度、以和平为念的领袖。”且作为一个“拥有多方关系的国际企业人”, 他认为自己应该挺身而出, “解决传统政治人物不能解决的危机。”

2019年,郭台铭就曾卸下富士康总裁一职、宣布竞选台湾总统,但最终因未能赢得国民党党内初选提名而退出,如今他二度表态欲角逐总统大位,再次跃上政坛舆论焦点。

5日清晨,郭台铭提前结束原订长达12天的访美行程,搭机返台后于台北时间上午10时召开“科技经济开拓之旅”记者会,报告未来工作计画,并同时宣布参选国民党总统提名,表示:“台湾需要一个很棒的CEO。”

郭台铭在开场时便说:“台湾面臨最大的问题还是经济!”,且“我们都知道,政治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他表示,自己一路白手起家、奋斗至今,比任何人都明白,此刻台湾正面臨的巨大危机,“ 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问题, 而是地缘政治连动引发的产业、 人才断链和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风险。”

郭台铭表示,不让台湾过去所创造的民主典范和经济奇迹功亏一篑,是他争取参选2024年总统大选的动力,而他认为,台湾富裕的关键在于维持台海稳定及区域互利。

“面对美中对抗,台湾会被迫选边站,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郭台铭强调:“我们身处美中对抗的焦点,同时又是美中经济的连接点,台湾有条件成为化解美中对抗的关键影响力,只要我们有一位具国际高度、以和平为念的领袖。”

郭台铭强调,当前全世界都渴望和平,避战是领袖最重要的责任。而台湾避战要做两件事:第一是“化解美中对抗”;第二是“不能让民进党执政”。

图为2023年1月1日,台湾执政党民进党总统蔡英文和副总统赖清德出席新年升旗仪式。
图为2023年1月1日,台湾执政党民进党总统蔡英文和副总统赖清德出席新年升旗仪式。图像来源: Taiwan Presidential Office/REUTERS

至于如何化解美中对抗,郭台铭表示未来将透过更多讲演或座谈,向民众深入说明具体方法,并强调政治的价值是为让人民过更好的生活,他相信“这也是两岸百姓共同的期待”。

针对第二点,郭台铭则表示:“我们必须诚实的告诉年轻人,投票给‘高举台独、仇中抗中’ 的民进党是危险的, 是与你们的利益为敌的。和平的日子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需要人民作正确的选择。”

民进党2024年的总统参选人,目前已确定是其党主席、同时也是台湾副总统的赖清德,过去曾自称为“务实的台独工作者”。此外,郭台铭宣布参选的同时,台湾总统蔡英文也将于洛杉矶会见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而中国已威胁会透过“未指明的报复措施”来回应这一会面。

民进党:郭台铭“忍不住了”

演说尾声,郭台铭更为4年前初选失利、负气退党,向国民党深深一鞠躬道歉,并表示自己能被国民党“征召”,取决于民调的呈现,因此呼吁众人表态“唯一支持郭台铭”。

然而,目前公众普遍认为国民党最有力的总统候选人,是现任新北市长、号称“蓝营(国民党)最强母鸡”的侯友宜,盡管他本人至今仍未表态参选。

郭台铭在记者会上表示,若侯友宜民调高于他,他仍将全力支持帮助国民党胜选,因为“不能让民进党继续执政,不能让我们的儿女在枪林弹雨中生活”。

对此,侯友宜4日并未对郭台铭发言给予正面回应,仅表示:“守护中华民国、照顾台湾,让台湾愈来愈好,是每一个人的心愿。”

台湾中央社报道,民进党发言人林楚茵4日也做出回应,称郭台铭这样大动作鞠躬道歉,应是“忍不住了”,因为感受到“侯友宜民调直直落”,两岸、内政议题都被打脸,还被笑称比前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韩国瑜还要“草包”

而对于其批评“不能再让民进党执政”,林楚茵认为郭台铭争取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有段辛苦的路要走,所以拿民进党当箭靶,讲话也比较“重咸”,民进党不评论不合理的说法。

民进党立委庄瑞雄则告诉台湾《联合报》,郭台铭很有国际观,是世界知名企业家,面对如何把台湾带向国际化,如何在中美之间确保主权地位跟未来发展,“应该会跟国民党提出不同看法”,也等同正式宣告国民党总统初选正式起跑。他另指出,如果侯友宜再不表态,很多人可能会“被郭台铭吸纳走”。

台湾地方选举进入倒计时,“中国因素”无处不在

(综合报道)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