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中国作家朗诵会迎来了廖亦武的笛声
2009年10月12日波恩最大的书店最近专门开辟了一块地方,这里陈放着相当多德语版中国文学作品,有姜戎的《狼图腾》,莫言的《生死疲劳》,余华的《兄弟》,阎连科的《丁庄梦》,一些中国著名当代诗人的诗集,在德华人的小说,还有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的《中国底层访谈录》。一下子推出这么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与出版速度如此之快,这在德国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显然是配合中国担任本届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今年以来,已经有中国和海外许多华语作家,如莫言,高行健,张悦然等,来到德国参加各种活动,法兰克福书展上将达到高潮。然而,有些作家却不能应邀前来,廖亦武就是其中之一。
周六晚上柏林举办的是朗诵会,会上却响起了笛声。德新社记者写道:"当世界文化之家里响起中国作家廖亦武哀怨的笛声时,听众几乎屏住了呼吸。"德新社介绍道,1958年出生的廖亦武是在监狱里学会吹笛子的。他受到了邀请,却不能前来。世界文化之家馆长在会上对此表示了抗议。
这位在柏林被称为"底层之声"的作家给朗诵会寄来了他的笛声。此外,这里不仅朗诵了他的《中国底层访谈录》片断,还朗读了他2007年底写的一个发言稿。当时,他带着这个发言稿去接受中国独立笔会颁发的自由写作奖,却被警察拦截住,讯问后让他立即返回家乡。在这个讲话稿里,他描述了他不幸的童年和人生。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他写下了诗歌《大屠杀》。此后,他被逮捕,受了酷刑。他两次试图自杀。他在梦里呼喊:"我不要当中国人!"可是他写道:"我必须睡在这个我们称之为中国的床上。"他反复对自己说:"没用的,放弃吧。"但是他自己答复道:"我不能放弃。情况是无望的。但这就是我的生活。"
生活在伦敦的中国异议诗人杨炼也参加了这个朗诵会。德新社报道写道,杨炼出生于1955年,是中国笔会的创建者,"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被译成了20多种语言。
德新社这样介绍与会的中国著名作家余华:"从北京来了1960年出生的中国畅销书作家余华。他的书《活着》1994年被导演张艺谋拍成电影,这部电影立即被禁止,但却在戛纳电影节上得奖。他最新的长篇小说《兄弟》今年夏天由菲舍尔出版社出了德语版。"
余华在会上说:"在中国3000年的封建统治下,个人天地只体现在小家庭里。现在,社会的大坝被冲破了,传统价值观念一泄千里。"
中国80后作家徐璐也参加了这个会议。1982年出生的徐璐在80后作家群中虽然远不如郭敬明、韩寒、张悦然那样出名,但却也有一批铁杆粉丝。在中国"豆瓣网"上,一些徐璐爱好者写道:"她是我唯一喜欢的80后作家";"不是唯一,却是之最···自己真实的生活,想象中的生活都被她用文字言说过,不可思议。"徐璐自己写过:"小说尽管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却揉入我真实的感情,展现了我心灵的色调。这些碎片一样散在我们生命里的感觉和情绪即是我们灵魂的底片。"
徐璐在柏林朗诵会上说:"中国人品质中始终有一种善良。虽然有些方面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但肯定已经达到了一些目标。我们不能放弃希望。请你们信任我们!"
作者:平心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