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布《昭和天皇实录》
2014年9月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全套61本的《昭和天皇实录》共历时24年才完成,耗资2.3亿日元,书中仅揭露极少量有关这位20世纪最具争议性人物之一的新事证。但《实录》提供了大量对日本天皇裕仁的同情观点。部分人认为,裕仁在日本走向二战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一些人则视其为军国主义失控之下无能为力的傀儡。
由日本宫内厅出版的这套《实录》指出,在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前,裕仁曾经警告,"不计后果的战争"将使其"对皇室祖先感到极度愧疚"。
《实录》中描述天皇裕仁曾对军队高层表示不满,后者在1937年将日本带向与中国的全面战争,并承诺那将会是一场短暂的战斗而且胜券在握。但与此同时,《实录》内容显示,裕仁天皇对于远方战场上传来的捷报感到满意。
随着军国主义思想日渐加剧,日本在1931年入侵满洲并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作为对抗虚弱中国政权的基地。1937年,日本皇军以暴力手段占领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数十万平民遭到杀害。
在得知日军攻陷南京后,裕仁要军队领导人向官兵传达信息称,"我对他们快速攻下首都南京的勇气深感满意。"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编写《实录》时使用的文献包括日军如何包围和攻击南京的内容,但并未包含屠杀平民的细节。
备受争议的人物
这起事件始终是中日关系的绊脚石,尤其因为少数日本右翼人士坚持那是正当军事行动,否认屠杀非战斗人员的证据。
天皇裕仁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历史学家眼中备受争议的人物。部分学者认为,被奉为天神的裕仁同时也是日本军队统帅,他对于30年代和40年代日本所发起的战争拥有最终决定权。
这些学者坚称,若没有天皇的默许,日军坚持侵略和占领中国的情形便不会发生。按照中方说法,日军侵华造成2000万人丧生。
1945年日本投降时,由美国领导的势力虽然逮捕、审判并处决大量日本军事和政治领袖,但基于稳定局势的考量,并未要求废除天皇裕仁。作为允许其正常生活的条件,裕仁天皇发布《人间宣言》,否定其神圣地位,承认自己非神。
直至1989年逝世为止,裕仁天皇继续作为国家的象征,监督日本由军国主义转型为民主社会及资本主义市场,见证日本走向富庶。
天皇裕仁在全球各地始终是争议人物,在进行国际访问时经常是抗议活动的针对目标,包括1971年出访英国时,曾经被日本关押的战俘在其座车穿越伦敦街头时背对抗议。
来源:法新社 编译:张筠青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