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小像-政治嗅觉无人能比
2005年7月14日关于施罗德的一个经典传说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年轻社民党议会议员,有一天施罗德在栅栏外指着波恩的联邦总理府说:“我也要成为那里的主人!”传说毕竟是传说,它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施罗德并不是生下来就有“总理相”。
施罗德:“我有一个贫穷但是快乐的童年”
施罗德于1944年出生于德国北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出生后第五天,他的父亲就战死在罗马尼亚。他的母亲靠做清洁工将他和他的五个兄弟姐姐拉扯大。由于家境贫寒,施罗德没有机会直接取得高中毕业,而是14岁时就做建筑临时工和陶瓷商店学徒工。后来靠上夜校补课,施罗德才取得高中毕业文凭并取得了上大学学习法律的资格。谈到童年,施罗德认为最大的缺憾就是缺少教育的机会,他说:“接受教育的机会必须对人人开放,而不是取决于父母的钱包的厚薄。”他说,他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得到过什么命运的馈赠,“一切必须靠自己的拳打脚踢”,这就是青年施罗德总结出的人生座右铭。
施罗德于1963年加入社民党,很快成为社民党青年组织(JuSo)中的活跃分子。施罗德于70年代取得律师资格,1978年在政坛上修成正果,在担任了一系列青年社民党地方干部职务后,成为联邦青年社民党主席。当时,施罗德被认为是一个“左派”人物。
1980年施罗德因为超龄退出青年社民党组织,于同年成功地当选为联邦议会议员,这一角色他当了六年。1986年他作为下萨克森州州长候选人参加州大选失败,四年后他第二次冲刺成功,于1990年成为了该州的州长。
坐镇地方,心向联邦
作为下萨克森州的“地方诸侯”,施罗德的眼光始终注视着联邦政治层面。1993年,施罗德与沙平竞选社民党主席,以失败告终。以沙平作为总理候选人的社民党在1994年的大选中输给科尔领军的联盟党后,施罗德向沙平发起了攻击,但是最终得到好处的却是同为地方诸侯(萨尔州州长)拉方丹。1995年,拉方丹在曼海姆党代会上发动“政变”,取代沙平成为党主席。
在社民党内部,施罗德渐渐赢得了“右倾的社民党党员”这一名声,因此在党内的声望不如拉方丹。但是,施罗德在大众当中的受欢迎度始终要超过拉方丹。在1998年的大选中,施罗德与拉方丹二人在党内竞争总理候选人一职。两人各有优势,旗鼓相当,最后社民党决定看施罗德在大选半年前的州地方选举中的战绩。施罗德在州选举中以绝对优势取得胜利,拉方丹当晚就宣布让贤,让施罗德成为社民党总理候选人。
登上政坛最高峰
在98年的大选中,施罗德旗开得胜,取得了社民党有史以来大选得票率的第二好成绩,与绿党组成了红绿联合政府,施罗德成为联邦德国的第七位总理。1999年,拉方丹出人意料地退出政坛,施罗德接任成为社民党主席。
2002年的大选中,由于施罗德政府并没有像许诺的那样在任期内解决高失业率问题,德国经济也走不出低谷,选举前的民意测验显示社民党将要重新回到四年前的反对党冷板凳上。但是,外交上坚决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为施罗德赢来不少民意,大选前德国东部的洪水又为施罗德创造了绝佳的树立亲民形象的机会,施罗德带领社民党在一场联邦德国史上最为竞争激烈的大选中以微弱优势获胜。
豪赌提前大选,胜算渺茫
连任后,施罗德依然在高失业率面前束手无策。在第二届任期内,施罗德终于大胆拿出了他的“2010改革方案”,但是这一包含众多削减社会福利措施的方案没有降低失业率和促进经济增长,而是大大降低了社民党在选民中的受欢迎程度。2004年初,施罗德在党内左派势力的强大压力下让出党主席职务。
2005年,社民党在东部州大选和欧洲议会大选中接连惨败,5月份在北威州州大选中失去了执政39年的社民党选票大本营,施罗德在选举当晚出人意料地宣布提前大选。有人说他这是政治豪赌,有人说他这是带助跑的政治自杀。如果大选按施罗德的计划得以提前进行,9月18日就将是施罗德神话破灭或者是再创神话的一天。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