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受中国人尊敬的德国财长

文山(摘编)2016年7月22日

周五的德语报刊,关注了即将在成都出席G20财长峰会的德国财长朔伊布勒,以及在河南开封的犹太人后代之命运。

https://p.dw.com/p/1JUR1
Washington Finanzministertreffen Schäuble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 Thew

(德国之声中文网) 德国《商报》将目光投向了本周六即将在成都召开的G20财长峰会。该报以“受欢迎的朔伊布勒先生”为题刊文指出,在中国,德国财长朔伊布勒被视作经济政策领域的盟友。

"在G20集团中,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找到了一个新的、强大的盟友:中国。德中两国具有相似的利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相信,中国与德国都是贸易与工业大国,因此有着类似的经济政策。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柏林,人们都认为货币政策手段已经到头了,现在只有靠结构转型才能推动全球经济。"

"在G20集团中,德中两国都有意巩固这一立场。今年和明年,中国与德国先后担任G20主席国,因此这是一个好机会。一德国政府圈内人士透露,目前对华合作势头'非常好'。"

文章接着指出,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中国财长楼继伟与朔伊布勒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盟友。"对于中国财长而言,财政纪律、长期改革是核心议题。他也反复表达了他对朔伊布勒的尊敬。楼继伟曾说:'德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依然强健,仍然是欧洲的增长引擎。德国重视结构改革、创新、效率,让德国经济获益匪浅。'"

"朔伊布勒的年纪以及经验也让他在中国更受尊敬。中国人还注意到,朔伊布勒访华时,不会以就民主问题进行说教。他认为,公式化的批评并不能达到其目的。德国财长当然知道中国的问题,因此他会强调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并尤其突出法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让朔伊布勒不得不忌惮的,是中国的巨大规模。他清楚中国对德国的重要性。因此,朔伊布勒从一开始就有意利用中德两国先后担任G20轮值主席的良机,拓展双方的工作关系。"

China Jüdisches Shanghai
在中国的犹太文化痕迹,并不仅限于上海、哈尔滨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摄于2012年)图像来源: DW

瑞士《新苏黎世报》则关注了河南开封地区犹太人后代的命运。作者注意到,去年夏天之前,开封当地政府还在希望当地的犹太人后代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但是之后风向突变,当局开始采取压制策略。

"自去年夏天以来,外国旅行团(通常都是犹太人背景的游客)就不再被允许到访开封。这座城市中据说生活着约500~1000名犹太人后代,这里的犹太人社区历史上最多时曾有过5000人。此外,历史古迹犹太净身池也被混凝土封闭;而在开封博物馆里,著名的犹太石碑也不再向游客开放。"

文章接着问道,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风向突变?"为什么当地政府会认为有必要采取这样严厉的措施、甚至还对这些犹太人后代严加监视?为什么要限制他们与外国人的接触?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媒体愈发对'开封犹太人'感兴趣。"

"那些对犹太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早已将上海以及哈尔滨看作必备景点。纳粹德国时期,上海被视作犹太难民的避风港;哈尔滨当年则是俄国犹太人的聚居地。而对开封感兴趣的,则主要是对历史有兴趣的人。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开封已经找不到什么犹太文化的痕迹。"

"一方面,更多游客意味着更多收入。另一方面,游客多了,问问题的人也会变多,还会有一些批判性的问题出现。中国政府不喜欢外国炒作宗教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中国当局会将这看作干涉内政的行为。"

除了西方媒体对"开封犹太人"兴趣日增,文章还猜测了一些其他可能导致北京突然收紧管制的原因。作者提到,近期,一名开封犹太人后代在美国申请政治避难,称中国存在宗教压迫现象,这可能刺激北京作出了强烈的反应。而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中共内部的路线斗争,作者指出,对外国一直持不信任态度的党内保守派一直坚称,所谓开封犹太人其实都是汉族人。

"持这一观点的其实也不只是中共内部的保守派。首任以色列驻华大使苏赋特(Zev Suffot)就曾在1992年于访问河南时指出:'认为他们是犹太人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这些人同犹太教没有关系'。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外人没有资格评判一个团体是否维持了传统身份、或者是否已被同化。就算这一话题和宗教没有关系,外人也依然没有资格去评判。"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