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中国经济困境难解 “良药”不再灵验

2023年11月4日

《慕尼黑信使报》分析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没有在疫情结束后迅速复苏,是因为其面临的问题来自深层次的结构弊病,而北京惯用的以基础设施投资来刺激景气的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到,比亚迪正准备在欧洲设厂,选址锁定了在欧盟内相对“亲中”的匈牙利。

https://p.dw.com/p/4YP4f
天津全球经济论坛2023
消费疲软、年轻人大量失业——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难题图像来源: Manuela Kasper-Claridge/DW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经济复苏之势持续疲软,较为悲观的观点预测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会陷入恶性循环。《慕尼黑信使报》在线版(merkur.de)发表分析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困境难解,而且过去北京惯用的“良药”——用巨额基础设施投资来刺激经济——如今也不再奏效。

作者Christiane Kühl回忆写道,数十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桥梁、高速铁路、住宅和机场,这样的大手笔在过去总是能够成功挽救中国经济,不管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是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疲软,大兴土木告一段落?

“然而当今年7月,持续糟糕的经济数据给中国经济政策制定者敲响警钟的时候,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这样‘以水泥筑成的’刺激景气手段已经成为过去。”

中国高铁线路总长已经是全世界之最
中国高铁线路总长已经是全世界之最图像来源: Li Ziheng/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文章指出,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是中国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目前已经基本建设完善。中国高铁线路总长超过4万公里,已经是全世界之最。二是中国现在已经没有了必要的财力:政府负债率高达280%,是15年前的两倍。尤其是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债台高筑。”

文章接着指出,在2022年底结束清零防疫政策之后,北京原本预期经济会快速进入强势复苏模式,然而这种上升趋势仅仅持续了很短时间。房地产危机、消费疲软、投资停滞不前、年轻人大量失业——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难题。而政府虽然尝试着通过一些政策调整去刺激经济,但收效甚微。

作者认为,中国之所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中国所经历的,并非只是疫情留下的阵痛。还有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包括人口老龄化。此外,相比经济来说,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更关注国家安全议题。他并不愿意去拯救那些陷入歧途的房地产企业。所有成功的私营企业家对他来说都是可疑的。”

总体上看,在习近平治下,私营企业的空间越来越狭窄,而它们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过去几年中,北京对以私营企业为主的科技业实施了整顿,打压了私营教育机构,不断出台新的法律来加强对数据的监控。

“要想复苏经济,北京就必须重新赢得私营企业的信任——这是南华早报前主编王向伟不久前发出的呼吁。此外北京还应该削减臃肿的官僚机构,并对习近平发起的大规模反腐败运动进行重新反思。值得疑问的是,中共对此是否有兴趣。”

中国电动车如何进军欧洲市场?

《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汽车市场:在中国已经是行业领头羊的比亚迪计划在欧洲设厂,而在厂址方面的热门选项却恰恰是匈牙利。该国总理奥尔班不久前刚刚访问了中国,在北京受到热情接待。

记者Marcus Theurer指出,在其它欧盟国家近年来日渐疏远中国的时候,奥尔班领导的匈牙利却和这个亚洲大国越走越近。在访华期间,他参观了比亚迪在深圳的总部。

“奥尔班选择了走访比亚迪,这并非巧合:中国人希望未来能在欧洲大规模地销售其生产的电动汽车,而匈牙利则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据比亚迪内部传出的消息称,公司已经基本确定了将其第一家欧洲分厂设立在匈牙利。对于匈牙利来说,这一选址决定将是其经济政策上的成功。 布达佩斯政府给出的补贴前景可能也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电动车大军将“入侵”欧洲?

比亚迪方面对此仍然保持低调,在回复记者问询时仅仅表示,相关选址决定会在年底之前公布。不过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此前已经表示,其目标是跻身欧洲市场上的前五强。

文章最后总结道:“在欧盟和中国之间贸易政策争端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果在欧洲设有自己的工厂,那对于中国车企来说将是有利的。欧盟已经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发起了反补贴调查,如果比亚迪或者上汽集团能在欧洲生产汽车的话,他们就可以避免支付惩罚性关税,这是其背后的考量。”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抢攻欧洲市场 中国电动车成慕尼黑车展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