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院负荷已达极限?
2020年3月1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呼吁德国医院要准备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扩大而导致重病人数量增加这一局面。德国医院共有约2.8万张重症床位,目前已占用了80%。在现在这个季节,这是正常状况,因为目前正是流感季,重症监护室里增加了流感患者。
根据医院应急方案,危机时期,普通病房也须变成危重病房,比如:增设呼吸机、调整对医护人员的配置、原计划的手术取消、将不一定必须立即治疗的患者打发回家。
医生负担过重
眼下,谁都说不上冠状病毒危机会让医院遇到何种困难。锡根(Siegen)大学附属医学院院长拉本茨(Joachim Labenz)表示,"会出现什么情况,有待观察。"不过,这位医学家发出明确警告:"最重要的信息是:保护医生和同事们,否则,我们的卫生系统会瘫痪。"
绩效压力
造成这一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那个"经营效益"逻辑。至1985年,德国法律禁止医院盈利。此后,这一禁令越来越放宽,及至2004年,开始实施所谓的"病例计酬制",--全球独一无二的计酬方式。医保公司不是根据事实成本,而是依据既定的预算目录支付单项服务。
"病例计酬制"的设想是,所有医院得到同样的报酬,由此形成竞争,根据自由市场经济法则,这会导致成本下降。然而,结果适得其反,德国卫生体制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之一。每年在这一计酬制基础上,医保要向全国约2000家医院支付750亿欧元。
手术来钱
很多资金用于技术性的医疗支出。在整形外科和心脏内科,德国的病例数量居全球之冠。对有髋关节、膝盖或脊椎病痛的患者,像流水线一样动手术,可以比治疗、护理慢性病人使医院更有利可图。
根据病例计酬制,医保公司不是依据提供相关医疗服务的人员数量、手术使用的材料有多昂贵支付费用。这样,若成本低于病例酬资所得,医院方面便有盈利。这导致医院裁减越来越多员工,在职人员则不得不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
饿肚子、缺觉、压力
据德国医生联合会所作的一项成员问卷调查结果,五分之一的医生考虑改行。首当其冲的是年轻医生。一项研究结果显示,35岁以下医生中,有"倦怠"症候的占70%。病人安全行动联盟成员施特拉默茨(Reinhard Strametz)教授指出,恰恰是带着理想主义从医的年轻医生们不得不很快屈服于现实。
连续24小时轮轴转、既无工夫用餐、也没有时间睡觉的大夫们不得不忍受饥饿、缺觉、压力,感到精疲力尽。其结果是,反应能力降低,这种状态类似于血液中酒精度增加。施特拉默茨教授批评说,这会导致医疗事故,而在医院这样的高危领域,本应绝对避免发生差错。
工作条件亟需改变
很长时间里,一个观念占主导地位:医生的承受力几乎无限。然而 施特拉默茨教授指出,也是鉴于医疗事故增加,观念发生了转变。他指出,导致医疗事故的并不纯粹是人为原因,比如当事人能力不足或缺乏责任心,而是因为不稳定的工作条件导致不安全行为。
锡根大学医院院长拉本茨要求政界给医院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并取消病例计酬制。另外,他还要求制定医院医生数量下限规定。
给护理人员增薪
尤其在以护理为主的领域,护理业已有人员数量下限规定。此外,联邦议院去年底通过了加强护理行业法案。未来,护士和其他护理人员的成本将从病例计酬制中拿出,转而采用年度预算形式,按实际人员数量支付。不过,医生不在此列。拉本茨认为,医院方面完全有可能因此打医生的主意去省钱。再者,日益严重的专业人才短缺现象也导致空缺岗位无人填补。
至于本已超时工作的医生们如何应对新冠病毒危机,拉本茨不敢预料。他只表示,最终将取决于就医的患者数量,以及还会有多少医生愿意治疗他们。他相信,新冠病毒危机也是一个机会--"医疗卫生体制结构和医生的承受能力问题可能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