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秦刚出局对中国外交产生何种影响?

2023年8月1日

时评人邓聿文指出,但在对秦刚消失的讨论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消失和被免外长的原因,内部是否出现了权力斗争,此事对习近平的影响等。对秦刚事件给中国外交可能带来的冲击,则探讨的不多。然而,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https://p.dw.com/p/4Ud6j
秦刚被认为是习的亲信
秦刚被认为是习的亲信图像来源: Suo Takekuma/Pool via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秦刚被免外长,是习近平在其开启三连任后出现的首次人事危机。由于他被认为是习的亲信,深得习信任,正当被外界看好,在外长任上干得风生水起,大展拳脚的时候,突然在公众视野中消失近一月,并被免外长一职。鉴于大国外交的重要性,秦刚这种非正常去职按理会对中国外交带来一定影响。

不过,到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否可控,需要细细分析。

外交作为一门职业,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它不像一些职业,有很高的门槛,外交看似谁都能做。可要做好外交,则很不容易,涉及对时局的判断、外交理念以及具体的人际交往的技巧。因此,外交的好坏,相当程度取决具体负责外交事务的那个人即外长的表现。

一般来说,外交分为决策和执行两个层面。在任何国家,外交战略和政策都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共同塑造,外长则在其中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这从在多数国家,外长都是内阁的主要成员可见一斑。他们深度参与一国外交的制定,而非只是外交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但中国的情况有些特殊,由于党是领导者,凡国家大事,包括外交,皆由党来决策,而在这个核心的决策层里,外长并不是最有权力的人物之一,中国的外长除了某些特殊时期和特定人物,最多是政治局的一个成员,这些年也就做到国务委员,因此,在国家外交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中所起作用,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大。

这种情形在习近平时代更显突出。习大权独揽,国家的大政方针皆由己出,他会参考乃至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智囊和属下官员的意见或建议,但不会受他们左右。外交因涉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对比其他部门有着独特性,习可能会更多听从外交部门的专业意见,外长还是能够发挥较大作用,然而习不会因此将外交决策大权与外长分享。这是独属于他的权力。

从中共建政后的外交历史看,改革前的近30年,外交大权掌握在毛泽东和周恩来手上。毛是主要的外交决策者,周则是毛的外交助手,辅助毛设计中国的外交路线,中国外交的大的原则,如不结盟是由周制定的。外长只是具体负责外事活动,是外交路线和政策的执行者。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确立了中国外交的总方针,即韬光养晦。在前30年,虽然领导人换了几个,但邓的韬光养晦外交政策和路线都能得到较好执行,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每个领导人根据不同的任务和约束条件,外交的侧重点会有不同,可基本思路不会有大的变动。就此而言,中国外交有很大的传承性。

到了习近平,他抛弃邓的韬光养晦,凭借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外交上变之前的守势为攻势,主动出击,要塑造有利中国发展的外部战略环境。习对前30年这个一以贯之的外交路线的改变,究竟受谁的蛊惑,或者完全是自己的构思,外界无处知晓,然按理他会咨商时任外长也即王毅的看法。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下,外长不可能反对领导人的外交政策,更多是赞同和附和,假如习的外交思路的转向不是外长向他献策的话。

前已指出,党是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者,在党中央层面,设立了中央外办主任一职,代表党负责外交工作。这是中国真正的外交决策机构,是中央领导人外交事务上的参谋。外办主任和外长,一个是党的系统,一个是政府系统,组成了中国外交的双领导体制。但外办主任的政治地位比外长高,外长实际是他的副手。有鉴于此,外办主任一般由老资格外交官担任,多数是由外长转任而来。比如王毅在卸任外长后被任命为中央外办主任,而在王毅之前,杨洁篪也是先做外长再被任命为外办主任。

消失一个月后 秦刚被免去外长职务

秦刚在接任外长前,虽然做过副外长和驻美大使,但理论上即使在外交部,也没有太大话语权,因为在他之上,还有外长和党委书记。不过,由于中美关系的特殊重要性,驻美大使在外交系统是一个重要职位,某种程度上比副外长还重要,中国历任驻美大使,都由副外长出任或者卸任后转做副外长,秦刚和现在的驻美大使谢锋之前皆是副外长。就此而言,驻美大使一职一般都由领导人看中的人出任。秦刚不仅做驻美大使,而且在驻美大使任上又被习选中做外长,并出任国务委员,这说明在他做外长前,其分量在外交部实际已经有了,因而他的外交理念和做法,可能对习会构成一定影响,等到接任外长,这种影响会更大一点。从这个角度说,现在他被免外长,中国的外交,尤其是按他想法而推进的一些外交活动和布局,会受波及。

然而,话也说回来,秦刚对习的外交影响是执行层面的,做法上可能比前任圆润一点、灵活一点,而非表现在外交理念、战略和政策上;换言之,秦刚不可能向习提出不同的、新的外交思路和主张。因为在这些方面,外界没有看到在他半年的外长任上有明显改变,他实际更多还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在忠实执行习的外交路线和战略,只是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其手段和做法可能跟王毅不同。假使秦刚有自己的一套外交想法和思路,试图去改变习,也是没来得及被习接受就夭折。坊间传言,他这次出事,是被王毅构陷打压,若这是真的,那他在同王毅竞争对习的外交影响力上,输给了王。

王毅有没有动机打压秦刚?假如秦刚确实仗着习的信任不把王放在眼里,直接越过王向习汇报,王有可能会妒忌和打击他的。不论真实情况如何,在他被免后,接手的是王毅。而过去10年,虽说习是主要的外交决策人,可王毅还有杨洁篪是两个重要的操盘手,为习的外交路线作了最大“贡献”。杨洁篪在20大后退休,王毅接替杨的外办主任职务,更上层楼,在外交政策上比过去有更多发言权,因此一定程度可说,中国目前的外交,也可看作王毅的“外交”。故而秦刚的去职,对当局的外交,基本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外界看到,秦刚消失的这段时间,王毅穿梭在国际场合。故而秦刚的去职,对当局的外交,基本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他留下的空白,迅速被王毅这员外交老将填补。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