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峰脚下看中国气候变迁
2007年6月8日日报记者说:“首先需要采取行动的是中国的大煤炭领域,但恰恰在这个领域,市场经济没有起到激励作用。虽然中央政府今年年初以来取消了大多数产品的限价,但煤炭价格仍然一点没有反映出它对气候和环境的损害,因为煤炭生产兴旺,三分之一的煤炭继续来自无视环境保护的非法煤窑。德国波鸿市鲁尔大学研究中国能源和气候政策的马伊尔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政府已失去了总揽煤炭领域的能力’。他说,虽然北京在重新审批与安全和环保规定挂钩的煤矿经营许可证,但这是一个很漫长很艰难的过程。
“中国的气候政策充满矛盾。出于热心在绿色和平组织工作的杨爱伦女士说:‘中央政府有很好的规划,但如果它在环保规定方面真的与能源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较量的话,就会发生冲突。’在干部级别上,五大能源公司的总经理甚至高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办公室的干部,他们不会那么听话。此外,各部门之间的冲突不是公开在台面上进行,而是被复杂的谈判过程掩盖起来。”
商报的一篇文章从中国的燃煤发电谈到中国的能源效益,认为中国仅提高能源效益就可以为保护气候做出重大贡献。其中,提高房屋的能源使用效益尤为重要:
“合理使用能源不仅对中国的电厂和工厂、也对中国持续的房屋建筑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今后二十年,将有三、四亿人口由农村迁入城市,这是一场真正的民族大迁徙。现在住房建设已成为能源消费增长的大头,而房屋能源消费则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0%。......
“慕尼黑瓦克尔化工集团驻上海的经理道伊赤曼说,如果中国房屋使用正确的隔热材料,能源消费能降低一半。瓦克尔公司宣布将在中国设立第二个生产弥散粉剂的工厂,这种粉剂广泛用于房屋隔热,在新建筑和旧房子改造方面都有广阔的市场。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80%的房屋都没有达到有效利用能源的要求,上海夏季用于空调的电力占全市电力需求的40%。”
(本文摘自其它德语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欢迎读者来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