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刘姥姥进城 赶上全球化-为当代中国画像

编译:潇阳2005年6月17日

中国在全球化了的世界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解读今日的中国,看法却是南辕北辙,山里山外各不相同。假如真的有关于中国的真理,那么真理也许就在两个极端之间。德国“时代”周报发表长文“世界正在中国化?”,描绘了一幅有别于德语媒体主流色彩的中国图画。

https://p.dw.com/p/6nHE
啊中国!站在德国怎么看你才真图像来源: WDR/Bettina Fürst-Fastré/dpa

关于中国的国情画像,中国官方所谓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发展中的农业大国穷国”以及“正在摸石头过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说法当然有很多可疑之处,但西方媒体勾绘的中国形象有时像盲人摸象和过于简单化。人权、死刑、一党制、新闻检查、压制宗教自由、六四、西藏、台湾、廉价劳动力、盗版、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贫富分化、贪污腐败、下岗与民工等等,是批评中国的常见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不但让有些中国人感到被“妖魔化”,也使得悲观的“中国问题专家”们轻易得出中国行将崩溃的结论。与“中国崩溃论”相对应的一种过于天真和乐观态度,即将中国看成是机会无限的世界工厂,是无止境的市场和消费潜力。

德国“时代”周报驻中国记者格奥格.布鲁默6月16日发表的“世界正在中国化?”一文的新意在于,它没有否定那些常见的对中国的批评和观察,但也没有轻易得出悲观的或是乐观的结论。中国特色究竟是什么?布鲁默没有给出说法,他采访的中国人自己也在寻找答案。布鲁默尝试做的是去感受中国的脉搏,而不是开一张诊断书。

一、“联想”引发联想:假如中国为德国造“奔驰”...

布鲁默首先提到了联想公司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一个不久前在世界上还默默无闻的中国公司吞吃了西方工业巨头的一部分。对于德国人来说,如果要理解“联想”事件的意义,就不妨联想一下如下情形:奔驰公司将发动机业务卖给了中国,而自己只从事设计和营销。

布鲁默指出,在庞大的共产党干部阶层背后,像联想总裁杨元庆这样的企业家、工程师、建筑师、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等阶层正在悄悄改变中国的面貌,这些改变对于中国的意义,已经不能仅仅用“西方资本家与东方共产主义分子共同营建的原始积累式的资本主义联盟”来加以概括。布鲁默认为,“实际上,中国在很多层面上正在经历一种革新。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那里起作用的不只是廉价劳动力”。无独有偶,不久前美国“商业周刊”也发表了一篇认为“中国竞争力不仅来自于价格”的文章,那篇文章说:随便找来一个批评中国的人,他就会说:“中国搞欺骗。”中国盗版别人的软件、剽窃人家的设计、利用不公平的汇率向世界倾销东西、使用廉价的劳动力……罪名不一而足。但事实上,“欺骗”一词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全球竞争力。

Spielzeugauto produziert in China, Made in China
中国造的汽车现在还很小,将来会很大图像来源: dpa

布鲁默引用了哈佛经济学家理查德.弗里曼的一句话:“中国的特别之处在于,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而贫穷的国家,它既能保持低廉的劳动成本,又能参与全球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富国开发高科技,穷国生产劳动密集型大众消费品,这一不久前还适用的国际分工原则渐渐被中国打破。

布鲁默预言说:中国将来肯定要减少进口,投资热也会降温,中国企业将会越来越集中精力攻占世界市场,在传统的西方企业的强项领域与西方人展开竞争。

二、二十一世纪,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布鲁默还提到了中国TCL集团。去年,TCL收购了法国汤普森彩电业务,成为全球最大彩电制造商。德国黑森林地区的威林根-施万宁根小镇也感受到了TCL的冲击波-这里的原汤普森研发部也转到TCL旗下,中国人接手后立即开掉了150名高级科研人员中的50名,因为很多研发工作被转到了成本上更有优势的中国深圳。自从兼并了汤普森后,TCL在深圳的研发部从原来的400人扩展到600人。

Transrapid in China / Shanghai
最快 最高 最长图像来源: AP

中国不仅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还有过剩的专业人才资源。中国目前拥有最多的大学生,科研人员数量在世界上排第二位,“大学生过剩”是什么概念,只要看看各地招聘会上如潮水般的年轻面孔就知道了。西门子监事会主席冯-皮埃尔自豪地说,西门子在中国每创造4个就业岗位,就相应地在德国本土制造了一个就业岗位。问题是,这一比例还能保持多久,因为到2020年,中国的工程师数量将是现在的3倍。

中国曾流行一个宣传口号,大意是:二十世纪,人才是最宝贵的。一位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说:二十一世纪,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三、大众奔驰和宝马:玩的是飞镖

德国人提到中国经济,自然会自豪地提到大众、奔驰和宝马在中国的投资。布鲁默却说,短期来看,这几家大汽车公司在中国都赚了大钱,但是长期来看,他们都是在中国玩飞去来器,甩出去的动作很潇洒,飞去来器在空中的飞行也赏心悦目,但转眼之间,飞去来器却飞回来砸到了自己的头上。

中国的法律规定,国外的汽车公司必须与中国本土公司合作才能进入中国,其长期的后果就是国外为中国带去了技术和培育了人才。与德国大众合作了20年的上汽已经宣布,从2007年开始生产自己的汽车品牌。

最突出的例子是生产奔驰汽车的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目前正在建设的北京奔驰车厂是在中国汽车市场还是以75%的增长率在上升的时候往里打的,但是现在的增长率仅为15%,汽车生产过剩已经成为现实。戴-克公司的原计划本来是在中国设厂以供应中国市场,但是现在却宣布也要将未来中国产的奔驰汽车出口世界市场,这意味着企业内部的生产地转移,德国与中国的两个奔驰车厂展开内部竞争。

四、美国情报部门:中国崛起的四大要素

文革时代的豪言壮语说:中国人民人人吐一口口水,就能把苏修美帝淹死。文革结束30年后的今天,这句话恐怕要改成:中国人民人人开一辆车,美国汽车会被石油渴死,俄罗斯朋友会被尾气熏死。

布鲁默说,能源和原材料问题最能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秩序带来的冲击。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6大国民经济和世界第3大贸易国,中国对能源的饥渴为世界石油市场带来了巨大供求紧张关系。2004年,中国的日需石油量以接近600万桶,取代日本成为了全球第2大石油消耗大国。石油和天然气已经与中国的外交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为了获得石油,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反对制裁苏丹,与印度和日本展开石油外交上的争夺。

去年年底,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向中央情报局和总统提供的报告说,中国的崛起可与上个世纪美国的崛起相提并论,其后果难以估量。这份报告列出了中国崛起的四大要素:高经济增长率、军事实力的提升、注重发展高科技和庞大的人口基数。

五、中国大崩溃的两种可能条件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报告说,只有出现两种情况,中国的崛起才可能被遏止,即全球化的过程被中断或中国发生大的动乱。

布鲁默指出,由于中国的市场的巨大诱惑力,国际上几乎不可能出现能奏效的“反中国联盟”。这意味着,只要全球化在进行,中国不可能被排除在其外。

Mein Garten Ausstellung in Frankfurt
走进现代大观园图像来源: AP

至于中国会不会发生大的动乱,布鲁默列举了诸多种可能会导致动乱的诱因,如腐败现象加剧、社会贫富分化、生态环境崩溃、大量平民失去基本社会保障、大规模失业等等。但是布鲁默认为,这些都极有可能发生,但是即便如此,中国社会也不大可能崩溃,而更有可能的是中国人听天由命,中国的现行体制不会很快就崩溃。他认为,中国人的勤劳、有忍耐力和耐心,与并不是很久以前经历过的大饥荒和文革这样的灾难相比,任何的现代化危机都不在话下了。

布鲁默相信,大部分中国人已经认可了共产党掌权这一事实,因为共产党至少知道了应该避免文革那样的灾难。

布鲁默列举了一些数字来说明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自1980年以来,有4亿中国人摆脱了赤贫状态;今天,生活在国际贫困标准线下(每人没天可供支出收入不超过1美元)的中国人为8000万,有2万美元以上家庭财产的中国人已经有2亿6000万,一个新的中产阶层正在迅速成长。

六、刘姥姥进城,赶上了全球化

上世纪80年代高晓声发表的短篇系列小说-“陈奂生上城”轰动一时,农民进城的命运得到了文学的关怀。就像当时“农民进城”为题材的大部分小说一样,失落回乡是进城农民无法逃避的宿命。

布鲁默也提到了农民进城的问题,但是他认为农民进城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中国有8亿农民,即人口的60%是农民,这些人当中每年有上千万人进入城市。“城市化创造需求”,一位中国的经济学家说。

布鲁默提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新特色是城市化与全球化同步进行,而在欧美,这两个过程时间上相差了一个世纪。城市化瓦解了中国的传统大家庭结构,全球化改变了文化上的和价值观上的变化。在中国的大城市已经能观察到一种文化聚变,中国的元素和外国的元素被混织到一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融合过程中依然显示出它的价值。

“中国已经是一个工业社会,一个在经济上和文化上能够挑战西方的工业社会”,布鲁默的开篇引语就如是说。

七、中国特色是什么?

今天的中国特色是什么?布鲁默通过一位北京的女服装设计师之口探讨了这一问题。这位刚刚为摇滚歌星崔健设计过演出服的冯姓女设计师说:“直到不久以前,我们的所有新服装设计都是进口的和西方的。今天,我们中国人问自己:我们自己的风格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来自西方的新东西和我们自己的东西结合起来?今天,什么才能叫中国化?”

不管中国特色是什么,它都在从中国走向世界。布鲁默引用一位来往于德国和北京之间的中国戏剧女导演的话说:“今天推动我们的是一种活力、一种生命的力量和压抑不住的希望。”

布鲁默说总结道: 在自信与毫无批判精神之间,中国走上了全球化之路,并一点一点地使世界越来越中国化。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