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书展讨论西方媒体的中国报导是否偏颇

2009年10月16日

10月14日,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主办了一场公开讨论会,主题为"来自'罪恶之国'的新闻?"参与讨论的中德嘉宾以及台下的听众就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是否过于片面或先入为主,以及新闻界的潜在规则"只有负面新闻才是好新闻"是否在全球化时代依然适用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https://p.dw.com/p/K7OT
讨论会现场图像来源: Xiegong Fischer

讨论会主持人伯尔基金会的阿尔特迈耶尔女士在简短介绍了现场嘉宾后,介绍了主办这场讨论会的背景:"近几年来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发生了改变。中德媒体互相指责对方在报道中给公众'洗脑',指责对方新闻工作者不够专业。那么我们想问,中德两方争论的分歧究竟在哪?所以伯尔基金会专门对此搞了一个媒体研究。我们也在今天法兰克福书展上搞这个讨论会,希望在座的各位畅谈自己的观点。"

参与讨论的嘉宾之一德国埃尔福特大学传媒学教授凯·哈菲茨也是伯尔基金会中国报道媒体研究项目的参与者之一。哈菲茨教授说,他在开始参与这个研究时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德国人对中国或中国人究竟了解多少?而哈菲茨教授当初的答案和今天的答案是一致的,"一般说来,德国人对中国了解不多,甚至是毫无了解。"

哈菲茨表示,在德国学校里对中国的介绍很少,除了文化大革命以及三峡等几个巨型工程之外,没有什么介绍中国的知识。而要了解这么一个大国,仅靠这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哈菲茨教授认为,正因为公众的基础知识不多,才更需要德国媒体通过对中国的报道,补上公众的这一课。

杜伊斯堡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黑伯勒也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德语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尤其多,这同中国的崛起和德国的担忧不无关联,"德语媒体往往只看到一方面的中国,而实际上,中国还有其他方面。占德语媒体报道主导报道角度的是中国存在的侵犯人权的现象。但是中国还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一个国家。而这个方面在德语媒体中却经常被忽略。"

黑伯勒教授举例说,如果一家德语新闻杂志封面上写着"黄色间谍",然后在这几个字后面是一张中国人面孔,那么这样挑衅的做法当然会引起中国人的抗议,当然会让他们感觉受到伤害。

BdT Buchmesse Frankfurt
德国如何看中国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北德意志电视台国际报道组的负责人、曾经作为德广联驻北京记者工作过多年的施特凡·尼曼承认,德语媒体在报道中出现过许多错误,许多不能被允许的、尴尬的错误,"比如在报道西藏事件时,把尼泊尔警察说成是中国警察。这是可怕的报道错误。在媒体中有许多东西都是垃圾,但是这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的报道,在针对其他国家时也有这类水准不高的东西。但我还是认为,这几年来德语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无论从量还是从质的角度说都有所提高。"

尼曼同时讲道,有人说德国驻中国记者总是采访那几位"熟面孔",就是那几个所谓的异议人士,不去更多地同其他中国人接触。对此尼曼解释说:"我们要知道,中国和德国不一样,那里没有我们这里的非政府组织体系,可以组织联系许多事。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很难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只有那么几个有勇气的,敢没有顾忌地对政府提出批评的所谓异议人士。并不是我们只从13亿中国人中选出这么几个异议人士采访,而是现实条件往往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您仔细观察,也一定会在德语媒体中看到有关中国经济腾飞的报道,看到普通中国人生活的报道,我们并不只是倾听异议人士的声音。"

尼曼同时也承认,媒体往往更愿意报道负面新闻,从而更吸引受众群关注,甚至达到某种轰动效应。这种"只有负面新闻才是好新闻"的潜在新闻文化在黑伯勒教授眼中已经过时,甚至只能起到反作用,"海外华人,我可以说99%的海外华人都和国内中国人一样,认为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过于负面和片面,这导致中国政府在民众中赢得了更多的威信。德语媒体通过对中国侵犯人权的报道从而引发政治变革的目的并没有实现,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

参与讨论的嘉宾以及台下的听众在德语媒体有关对中国的报道上观点不一,但有一点在讨论会结束时,大家都普遍表示赞同,即:媒体中传播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公众持有的观点。公众有对某一事物持自己观点的权利,也有不赞同媒体报道的自由,这才是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最基本体现。

作者:谢菲

责编:石涛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