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两会代表开博成风气,网民不甘"被代表"

2010年3月15日

尽管两会只是在形式上的政治走过场,但是官方试图严加控制的互联网上还是出现了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大和政协代表本来想用博客和微博的形式作出亲民的姿态,却反成了网民讥讽的对象。

https://p.dw.com/p/MTfQ
有多少人大代表“被微博”了?图像来源: AP

两会在"演出"的导演与控制水平上堪称完美,外界所猜测的2012年中共十八大人事安排前戏基本没有上演,有实质内容的讨论也一如既往付诸阙如。有关体制上的问题和讨论只停留在抽象的"务虚"层面上,而重大经济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则更多地被简化为"务实"的民生话题,例如房地产价格、农村的发展、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问题等等。两会代表们提出的五花八门提案制造出的媒体喧哗,一时转移了对许多根本问题的批评性讨论。

近年来,两会代表开博客已经成为一种时髦,而今年更有代表"与时俱进",玩起了微博客。中国官方把互联网看成一个必须要占领的"舆论阵地",对两会代表开博客的行为,官方是持鼓励和支持立场的,中共党报"人民日报"下属的"人民网"几年前就开始每年两会之际推出代表博客,今年"人民网"更是第一个推出了微博客"人民微博"。更有民间色彩的新浪网也不甘落后,与新华社合作开通了"新华视点两会微博"。各大新闻门户网站甚至印刷与电视媒体的网站也纷纷推出关于两会的互动平台,其中最著名的是经营QQ的腾讯网发起的自称有近百万网友参与"我有问题问总理"网络活动。但是,中国的网民虽然不能充分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自由,却有着网民先天具有的对"被宣传"的免疫力。

首先,商业网站对提供政治宣传平台是三心二意的。这些网站与其说是对政治感兴趣,不如说是将两会当成炒作网站人气的机会,特别是微博客在中国互联网世界正出于方兴未艾的上升期,新浪网拉两会代表开微博的攻势让人想起博客刚刚兴起的时期,中国几家大门户网站争先恐后拉名人开博的争夺战。套用当前的网络流行语来说,有多少名人和两会代表"被微博"了,只有提供微博平台的网站心中有数。

而且,互联网世界自有互联网世界的规则,即使是高度"被和谐"的中国互联网,也难免频频泄露出不和谐的声音。来自网络的民间声音仍然能够直接触及两会体制的弊病:规模过于庞大,但却缺乏政治影响力,代表们不具备民意代表性。于是,中国网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幽默,在"被"字系列的网络语言上,又增加了"被代表"一词。

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中国的两会代表们用最与"时俱进"的交流工具,表达出的却是官方意识形态下培养出来的传统思维方式,因此在两会期间,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两会代表雷人语录"。由于网络交流工具缺少了官方直接把关的一环和中间过滤层次的减少,两会代表面对公众不再"集体失语"的同时,出现了常常"失言"的尴尬"事故"。例如政协委员、《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兼总编辑张晓梅在她的微博客中无意间透露,今年的政协委员人手发一台笔记本电脑,且可以带走不用还了。"泄露天机"的还有人大代表王全杰,他在微博客上透露,当他请代表附议他的"官员公示财产"议案时,"52位代表阅后毅然决然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也有代表担心'替老百姓说话太多,下届不让当代表怎么办'?看来不是代表不察民情,也不怨代表胆子小,而是政治文明不够完善,形势所迫、顾虑太多。"

网络的草根特点让那些以特权者和社会精英心态参加两会并且玩微博或博客的代表们感受到了"叶公好龙"式的尴尬。例如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微博上描述了湖北代表团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时说,"当然首先是照相"。这一句"当然首先是照相"立即因来网民的非议,认为他把"与中央领导照相"放在首位,不具备人民代表的素质。叶青随后在微博里吃惊地表示,没想到网络里一切都被看得这么仔细。

作者:潇阳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