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川普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霾
用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形成的空氣污染被稱為霾(Smog)。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上海嚴重霧霾發布黃色預警
上海遭遇嚴重霧霾,周二上午發布空氣污染黃色預警,提醒老年人和心臟病等患者盡量待在室內。
德語媒體: 霾裡霧裡的「牡丹峰」
北韓牡丹峰女子樂團臨時取消在京演出計劃一事,引起了德國媒體的關注。
北京解除霧霾「紅色預警」
再次經歷了三天霧霾天氣後,隨著冷空氣的到來,北京解除了「紅色預警」。機動車限號上路的限制也隨之解除。
澤林視點:紅色警報
北京市首次發布了霧霾紅色預警。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紅色預警是一個重要的訊號,但是卻無法解決問題。
灰濛蒙的北京
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溫室氣體第一大排放國。持續幾十年的經濟迅速增長以及對化石能源的巨大消耗,讓中國在實現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嚴重的環境氣候問題。
紅色警報: 霧霾再襲北京
霧霾下的北京
霧霾再襲北京 首都再變首「毒」
北京市從12月8日至10日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警報,學校停課,單雙限行,多數公司允許員工在家辦公。
北京首次拉響空氣污染「紅色警報」
強霾再度侵襲北京及周邊地區。 北京周二啟動最高級別空氣污染警報,持續到周四。
德語媒體:非洲的紅星和北京的藍天
德國《日報》認為,雖然官方盛贊中非關係發展勢頭喜人,但是實際卻不如人意。《商報》則採訪專家分析了北京明年將研究試點徵收的擁堵費。
雾霾之都 新德裡趕超北京
本周北京的嚴重霧霾成為了全球不少媒體的熱門新聞。但其它新興國家大都市的空氣污染同樣很嚴重,印度首都新德裡也"不甘落後"。
治霾若靠「吹」 又怎會幸福
治霾若靠「吹」 又怎會幸福
與霧霾鬥爭 中國定下「硬任務」
雖然巴黎氣候峰會的與會各方仍在就環保減排最終協議的內容「討價還價」,中國政府已經開始有所行動。
德語媒體:深灰色警報
中國政府環保工作的意願和弱點仍然是德語媒體關注的焦點。
長平觀察:「咱們的霧霾」,何必「提頭來見」?
北京持續嚴重霧霾。領導人的治理承諾不僅「是一句玩笑」,而且要從網上刪除。時評人長平認為,沒有監督就沒有治理。
「十面霾伏」後 北京現藍天
「十面霾伏」後 北京現藍天
北京霧霾連爆表 百姓無奈齊盼風來
北京自上周以來罕見嚴重霧霾天,在周二(12月1日)也不見好轉。
澤林視點:讓大家共享更好的空氣
如果中國投資清潔能源,受益的不僅是中國人民,全世界都會得到好處。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北京也會由此成為同氣候變化作鬥爭的巨大推動力。
巴黎開氣候峰會 北京迎嚴重霧霾
重度霧霾再次降臨北京。中國首都拉響空氣重污染二級"橙色"預警。高速公路暫時關閉,部分工廠、建築工地停止作業,當局警告市民避免外出,而這一切正值巴黎氣候大會召開之際。
北京遭遇入冬以來最嚴重霧霾
德新社報導稱,北京周六迎來了這個冬天最嚴重的一次霧霾。
德語媒體:環保遠慮 經濟近憂
德語報刊注意到了施密特去世在中國媒體引發的反響,以及中國環保當前面臨的困境。
德語媒體:中國屏息和歐洲如何面對中國
沈陽的重度霧霾不僅震驚了全中國,也引起了德語媒體的關注。另外,德國前外長菲舍爾在《南德意志報》撰文分析歐洲的外交政策,其中提及中國。
沈陽遇最重霧霾 都是供暖惹的禍?
作為中國老工業基地的遼寧幾天來空氣污染持續爆表,尤其是省會沈陽空氣品質已達極度危險水準,全城12小時陷入霧霾。網民發問,難到是供暖惹的禍?
印尼煙霾日益嚴重 50萬人呼吸道感染
印度尼西亞的山火引發煙霾,臨近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都受到波及。許多印尼民眾因為煙霾而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該國已在煙霾最嚴重地區部署軍艦,必要時將疏散當地民眾。
魯爾區的藍天上白雲飄
結構轉型讓魯爾區的天又藍了起來,同時也扶持當地的綠色產業。這裡研發生產的環保產品和技術享譽全球。
港媒:北京馬拉松在霧霾中起跑
有港媒報導稱,周日舉行的北京馬拉松比賽中,至少有兩名參賽者突然心梗被送至醫院。北京當天空氣品質監測顯示空氣欠佳,指數屬"不健康"水準。
人民網總裁涉嫌賄賂被立案偵查
中國媒體報導,人民網總裁廖玒、副總裁陳智霞已被立案偵查,對他們的指控是涉嫌賄賂。
田徑世錦賽將開幕 北京全力保藍天
作為7年前的奧運會主辦城市,對北京而言現在舉辦一場完美的田徑世錦賽理應不在話下—如果不是因為一個難以預測的問題:空氣污染。
中國每天有4000人死於霧霾
研究人員認為,中國嚴重的空氣污染是全世界最大的環境災難。
德語媒體:霧霾還是頁岩氣之兩難問題
周末的德語報刊,關注了中國開采頁岩氣帶來的環境問題以及方興未艾的中國電動汽車產業。
為大閱兵拼了! 北京開啟"APEC藍"模式
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臨近,北京及周邊部分地區將開啟"APEC藍"模式。為確保更好的天氣狀況,北京將從8月20起連續15天實施交通管制。
中國僅四分之一大城市空氣品質達標
根據中國環保部周一公佈的數字,今年6月,中國只有四分之一的大城市空氣品質始終達到國家標準。
德語媒體:「未知的風險」
中國科研人員修改人類胚胎基因的實驗在國際學術界引發倫理爭議,也成為今日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
霧霾有改善:你感覺到了嗎?
綠色和平表示,北京、河北等重污染地區PM2.5有改善,但中西部省份污染仍在加劇。
沙塵暴一直在,今年特別大!
中國首都民眾在面對黃土飛揚,城區被一片黃色覆蓋的景象時似乎並不那麼陌生,難道人們還對13年前的那場沙塵暴記憶猶新?網民爭相拍照「留念」的同時,也發出無奈的調侃:「口罩將或成北京人『標配』」。
「勇士」和「霧霾比雪多」
最新的《明鏡周刊》關注被稱為「中秘」的外媒中方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面臨的挑戰和遭遇的困境。另外,北京和張家口舉辦冬奧會的雄心遭到了《南德意志報》的質疑。
環保監察員 「後台」硬起來!
北京的霧霾很可怕:500多萬輛汽車尾氣,再加上燃煤發電站和陳舊的工業設施共同污染著空氣。新環保法出台之際,北京的數百名環保監察員終於有了「後台」。
研究:空氣污染增加中風的風險
每年全球有5百萬人死於中風。這是中國的第一致病死因,也是德國最常見的死因之一。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污染增加中風風險。
習的馬克思主義和稱讚霧霾片的環保部長
《法蘭克福匯報》周一關注習近平提出的「四個全面」,並指出,習不允許社會主義內部的革命,卻強調漢化馬克思主義的必要性。《世界報》則聚焦稱讚《穹頂之下》的新環保部長。
西安上演"穹頂之下"的抗議
中國一維權組織透露,3月8日有西安網民聚集陝西省政府周圍,舉牌抗議當局治理霧霾不利。據稱,其中兩人被管轄派出所帶走。
自信的中國害怕一部《穹頂之下》?
北京政府在國際舞台上日益自信,但中國真的可以與世隔絕,自行其是?《穹頂之下》爆紅之後疑似遭到封殺,中國媒體活動空間究竟多大?
《穹頂之下》疑遭封殺 從影片網站消失
在網上引起熱議的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周六在中國各大主流影片播放平台上消失。部分海外媒體此前曾報導,中宣部對《穹頂之下》下達封殺令。
環境危機讓北京的信譽「面臨考驗」
當中國空氣污染成為人大會中心議題之際,總理李克強再次發誓要對其進行治理。然而這就夠了嗎?對此,德國之聲採訪了分析師希爾頓。
「穹頂之下」和「一大弱點」
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在中國網路引起熱議的同時也受到德語媒體的關注。另外,《南德意志报》指出了阿裡巴巴的一大弱點。
"穹頂之下"爆紅 引發評論浪潮
柴靜拍攝的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近日在網上播出後立即受到中國各大媒體的關注和網民的圍觀評論,除了點贊的聲音之外,也有人質疑這部環保片的拍攝動機,認為整個片子背後"霧深沉"。
"四大皆空"的北京城遇"春節霾"
羊年春節北京人的兩大"幸事":一是北京城空了、二是北京下雪了。但預示著來年豐收美好寓意的瑞雪並未能"潔淨"北京的天空。
想要"APEC藍"目前做不到?
中國當局認為,目前治理空氣污染的力度依然還很不夠。中國環保部副部長引述專家的測算稱,要想明顯改善環境品質,必須在現有基礎上再減排三到五成。
如何在北京「深呼吸」?
北京等各大城市再陷「十面霾伏」,也吸引了德語媒體的注意力。
"我在北京的霧霾生活"
除了美國總統"蒞臨"首都時,中國當局會啟動應急方案外,霧霾似乎已成為北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名德國記者寫下了他在中國霧霾"重災區"的感受。
「罪人與希望」
周日(12月14日)結束的利馬氣候大會成為了本周一德語媒體熱議的話題,其中碳排放大戶中國的表現尤其引人關注。
煤炭:中國難以擺脫的能源
作為中國最主要的能源,減少煤炭消費面臨非常大的阻力。而在貧困農村地區,困難尤其大。
上一頁
第3 頁,共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