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都不願發生貿易戰」
2013年5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繼上周作宣佈將對進口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後,歐盟委員會本周三(5月15日)決定,同意對中國電信裝備商在歐實行傾銷戰略展開調查程序。中國方面對此做出強烈反應。5月17日一期的《南德意志報》的一篇署名文章認為,多年來的實踐表明,中國威脅對歐盟採取反制措施、雖有可能導致事態激化,但這一做法並不符合中國企業自身的利益,說到底,北京當局還是願意談判:
「威脅之意便是採取相應反制措施,即,對歐洲輸往中國的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有人稱此為(貿易)保護主義滋長,有人稱之為貿易戰的肇始。的確有跡象顯示,(有關各方)是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據從中國光伏生產商協會透出的消息,歐盟向中國出口的多晶矽光伏電池板不久後將被徵收懲罰性關稅。商務部也已證實了這一點。目前,中國人顯然是在等著,看看歐盟下月是否動真格,在長期生效前實施為期6個月的懲罰性關稅。
「其實,太陽能只是其中的一個攻擊目標。上周六,中國有關當局宣佈對來自歐、美、日的無縫鋼管製品進行反補貼調查程序,便已顯示,鋼鐵產業也已被列入攻擊範圍。歐盟目前著手進行的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貿易調查程序共有18項。總額210億歐元的光伏貿易爭議是其中之最。就北京而言,展示強硬而非刻意尋求緩和是一種外交戰略。……不過,真實的訊息則是:同我們談判吧!因為,中國人實際上並不像對外表現的那般強硬。當初,在梅克爾總理會晤達賴喇嘛後,中德關係本該長期黯淡才是,然而,在出現短暫的不溫不熱期、延緩簽發若干個項目的許可證後,雙邊關係便會恢復常態。……
「中國人不願發生衝突。因為,儘管聲調強硬,他們是務實主義的生意人,不能放棄同歐洲人的良好關係。貿易夥伴歐盟實在太重要,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外國人的消費熱情。首先,歐洲是中國產品所青睞的銷售市場。2012年,歐盟也是中國的最重要貿易夥伴和中國商品的最大進口者。」
批評之聲
當天的《法蘭克福匯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布魯塞爾已出現對歐委會立場的批評之聲,歐—中避免發生貿易戰仍有希望:
「布魯塞爾外交官中的一種說法是,如果德國明確表示反對(懲罰性)關稅,它(德方的意見)就不會被忽略不計。畢竟,歐洲三分之一的光伏電池板來自德國。……德國工業聯合會表示,該組織以憂慮的心情關注事態的發展。不能使爭議激化。德國工商大會對外經濟專家諾特納格爾(Ilja Nothnagel)指出,事涉中國,亟需密集對話。『2000年以來,德國對華出口已經翻了7倍。若發生挫折,後果難料』。」
摘編:凝煉
責編:雨涵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