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賀衛方:「中國夢」價值觀何在?

anonym.Chinesisch2013年3月26日

「中國夢」是一個怎樣的夢,知識分子如何與政府對話,薄熙來案如何收場,「六四」是否應該平反?賀衛方教授就這些問題接受德國之聲專訪。

https://p.dw.com/p/183xZ
Beschreibung: Prof. He Weifang, Rechtswissenschaftler an der Peking Universität ;Veranstaltung "Der chinesische Traum von einer harmonischen Gesellschaft" Heinrich-Böll-Stiftung Datum: 21.03.2013 Ort: Berlin Fotograf: Zhang, Ping(DW/Chinesisch)
圖片來源: DW/P.Zhang

(德國之聲中文網)3月21日,應伯爾基金會邀請,中國知名學者、北京大學法學教授賀衛方出席了在柏林舉辦的"中國和諧社會夢想"研討會。會後,賀教授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德國之聲:請問賀教授,您怎樣看待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

賀衛方:這個夢太過偏重民族復興,太過強調民族的崛起,而且主要依賴經濟發展,經濟指標被過多地強調。這個夢的價值觀念在哪裡?社會發展的目標到底是什麼?這個夢說得不清楚。

人們對於這個夢有太多的解說,很多解說會產生不好的效應。比如鄰國看到民族復興的解說,會感覺到一種威脅。有些解說甚至試圖論證古代中國朝貢制度的合理性,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應該的。

一個現代國家最重要的是目標是,如何能夠讓每個公民都活得有尊嚴,讓每個人的創造性都得到自由的發揮,讓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利都得到保障,讓政府權力受到應有的限制,讓司法更加獨立公正,讓民眾生活在這樣保障自己權利的國家而感到自豪……如果不去努力推動這些這些東西的話,這是怎樣的一個夢,我不大能夠理解。

Beschreibung: Veranstaltung "Der chinesische Traum von einer harmonischen Gesellschaft" Heinrich-Böll-Stiftung Datum: 21.03.2013 Ort: Berlin Fotograf: Zhang, Ping(DW/Chinesisch)
在柏林舉辦的"中國和諧社會夢想"研討會現場圖片來源: DW/P.Zhang

建立平等的對話機制

德國之聲:從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十分活躍,聯署《改革共識》,呼籲全國人大批准《人權公約》等等。這些努力不但沒有得到高層直接的回應,而且還遭到廣泛的打壓,您對此有何評價?

賀衛方:在過去很多年間,知識分子一直都在提出訴求。有的是有系統的論證如《零八憲章》,有的是一些有針對性的論證和呼籲。一方面,這是知識分子的使命所在,他們必須要以自己的知識和責任去推動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這些訴求也意味著知識分子政權抱有熱情的期待,希望它能夠自我更新,在制度上朝向合理化目標邁進。政府把這些訴求看作洪水猛獸進行打壓,是特別不明智的是行為。沒有一個行為比打壓和平訴求顯得更加愚蠢。

此外,知識分子和政府之間,應該是有一個平等的對話機制。習近平執政以後,有一次搞法治講座,主講者是最高法院副院長、最高檢察署副檢察長和司法部的一位領導,把學者對話變成了下級官員向上級官員匯報工作。這樣會阻絕學界與政府、民眾與政府之間的對話通道,政府沒有辦法理解民情,只會走向封閉和隔絕。

德國之聲:您在演講中談到社會組織的重要性,民間社會力量對目前的中國起著怎樣的作用?

賀衛方:無論是社會中的各種問題,還是社會本身的凝聚力,很多都應該通過社會組織來解決。讓政府的權力按照法治軌道來運行,多元化的利益訴求可以在立法殿堂中體現出來。現在很難做到最高領導人登高一呼,全體一致響應,這樣也很危險。現代社會需要在國家和單個公民之間,成立各種社會組織--真正的非政府組織(NGO)而不是"剛果(GONGO)"。政府需要做的是為這些社會組織提供法律上的保障,讓它們能夠順利運行,而不是控制和打壓。

China's President Xi Jinping (front L) and First Lady Peng Liyuan take part in a welcoming ceremony upon their arrival at Julius Nyerere International Airport with his Tanzanian counterpart Jakaya Kikwete (front 2nd L) and First Lady Salma Kikwete (front R) in Dar es Salaam, March 24, 2013. Xi faces growing calls from policymakers and economists in Africa for a more balanced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inent and China as he arrives in Tanzania at the beginning of an African tour on Sunday. REUTERS/Thomas Mukoya (TANZANIA - Tags: BUSINESS POLITICS)
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價值觀何在?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知識分子所服務的高校現狀如何?

賀衛方:中國高校的主要問題是,大學所有制太過單一,全部由國家控制,使得大學喪失應有的獨立性,變得高度官僚化和反學術化。無論是北大這樣的知名學府,還是一般的高等教育機構,無一例外地都是黨委書記治校。這使得高校關係混亂,協調成本巨大,矛盾重重。教育部的權力越來越大,不僅像過去那樣通過人事權力控制,現在還控制課題設置、研究基地等資源分配。中國社會應該允許私立大學、教會大學等多元格局的存在。蔡元培時代的北大有那樣的活力,就是因為要與其他所有制大學競爭。

教育是關係到民族未來的巨大命題。錢學森提出了中國為什麼培養不出大師的問題,但是他給出的那些答案都不合理,最關鍵的是高校所有制的改變。

"說出來以後更加安全"

德國之聲:在薄熙來"唱紅打黑"的鼎盛時期,您發表了《致重慶法律界的公開信》,質疑重慶當局破壞法治,產生了重大影響。現在回頭看,你對重慶事件有什麼思考?

賀衛方:現在回頭看去,一方面,重慶之所以能夠這樣,說明中國三十多年的法治建設基礎何等薄弱:一個政治局委員可以顛覆法治,民營企業家的財產可以被隨意剝奪,公民未經公開公正的審判就被投入監獄……另一方面,重慶"打黑"最終窮途末路,王立軍跑到美國總領事館避難,又說明這條路不可能行得通。

說到那封信,全國法律界很多同仁都對重慶模式進行了批評,我當時就是想把心中積壓已久的郁悶寫出來,進行一個全面的表達。當然是有一些冒險,但是我同時感覺,說出來以後更加安全。據我所知,重慶當局也曾經研究過怎樣對付我,但最終感到很無奈。這也說明,這些年的法治培育,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

德國之聲:薄熙來案會怎樣了結?

賀衛方:我希望這個案件能夠通過法律的方式而不是政治的方式了結。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點都不可以樂觀。

A Chinese man stands alone to block a line of tanks heading east on Beijing's Cangan Blvd. in Tiananmen Square on June 5, 1989. The man, calling for an end to the recent violence and bloodshed against pro-democracy demonstrators, was pulled away by bystanders, and the tanks continued on their wa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rushed a student-led demonstration for democratic reform and against government corruption, killing hundreds, or perhaps thousands of demonstrators in the strongest anti-government protest since the 1949 revolution. Ironically, the name Tiananmen means "Gate of Heavenly Peace". (AP Photo/Jeff Widener)
平反「六四」不會拖得太久?圖片來源: AP

中國未來繞不開"六四"

德國之聲:您多次來德國考察,有什麼主要收獲?

賀衛方:最近兩次都是應伯爾基金會邀請,重要是考察德國怎樣處理自己的歷史問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特殊的歷史問題,中國也需要反思過去六十年來,共產主義在中國所帶來的各種運動和災難,但是直到今天我們還面臨反思歷史的巨大困難。作為法律學者,我也從德國的相關實踐中,瞭解到如何通過反思歷史,把自己國家相關制度設計得更合理。

德國之聲:說到反思歷史,在習近平上台前,"平反'六四'"一度成為熱門話題。

賀衛方:"六四"是改變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它對統治者的合法性產生很大的損害乃至摧毀,卻至今還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這是中國走向未來繞不開的問題。在當時歷史時期,社會運動存在組織不足、訴求簡單化等問題,使得運動者很難和政府進行真正的談判。政府也根本沒有建立合理的機制,讓這樣的對話得以實現,去糾正自己的決策錯誤。政府既不知道如何治理腐敗,也不知道如何應對學生的抗議,結果釀成了二十世紀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之一。在我看來,"六四"一定要平反,時間不會拖得太長--不光是平反的問題,也要藉機反思歷史。

採訪:張平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