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不均:有損於經濟?
2018年4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經濟學家不算是一種太有同情心的物種:他們關心宏觀數字,不太在意個人命運。因此,他們其中的大部分人也並不認為收入和資產分配不均有何問題。恰恰相反:人們在希望改善境遇的時候才會更加努力工作。按照這個邏輯,社會財富再分配耗資巨大,而且打擊人們的積極性。
但是,最近一些年來經濟學圈內出現思想變化。恰恰是常受指責要為貧富差距擴大負責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警告:如果繼續照此發展下去,會造成消極後果。發達國傢俱樂部國際經合組織也提出類似觀點。特別之處在於:這兩家機構都不是從政治層面,而是經濟層面展開論述。
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如果收入不平等加大,經濟將無法持續增長",經合組織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國際貨幣基金的研究得出相近結論:"當最高端的20%(富人)在總體收入中的所佔比例增加,經濟發展將在中期內出現滑坡"。
經合組織的研究學者認為,過去25年內因貧富差距擴大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國民生產總值的8.5%。柏林經濟研究所受親工會的艾伯特基金會委託,對德國的情況進行研究,得出結果:德國每年為此付出的代價為400億歐元。
贊成進行社會財富再分配的人們看見曙光:終於有證據證明,反對分配不公的鬥爭不僅僅立足於道德和政治,同時在經濟學上也是具有意義的。
太美好的往往不是真的
"如果情況果真如此,那麼所有擁有理智的人都應該支持進行更多的財富再分配",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中心國際再分配分析研究小組負責人施蒂希諾特(Holger Stichnoth)表示,"對於現實而言,這實在是過於美好"。
因為來自專業人士的批評聲隨即而來。他們對相關研究的方法論、數據基礎和研究時段均提出質疑。"歸根結底,人們並不清楚(分配不公和經濟發展之間)到底是正比或反比的關係,還是根本沒有關係。"
沒有毫無疑問、可以驗證的因果關係,"這就是社會科學的困境",施蒂希諾特表示。
不過,這場爭論並未因此告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學者率先出手,將此前的研究結果更為精細化,並嘗試尋找分配不公何時開始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的"精確坐標"。
分配不公加劇
儘管爭議不斷,但經濟學者們對於部分研究成果還是達成一致。比如,低收入家庭在教育方面投入較少,因此在專業人才受到追捧的就業市場上缺乏機會。此外,大部分國家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也是不爭的事實。國際貨幣基金稱之為"我們這個時代所面對的最大挑戰"。經合組織則表示,其35個成員國中的貧富差距現象"已經達到30年來的最為嚴重的程度。"
這一現象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在過去十年裡,幾乎世界各地的收入分配不均都有所加劇",由法國經濟學者皮凱迪(Thomas Piketty)等人撰寫的2018年世界不平等報告得出以上結論。
這個世界毫無指望?富人更富,窮人一定會更窮?研究社會財富分配的學者施蒂希諾特並不這樣認為。"世界範圍內,有些國家之前非常貧困,但是在最近30年內大幅趕超。這一發展趨勢中的最大贏家是中國以及其他一些亞洲國家的富裕階層和中產階級。"
中國和印度國內貧富差距懸殊。不過與歐美相比,這些國家的整體收入差距卻有所減少。因此從全球來看,各國之間的貧富差距有所減少。
即便如此,"那些並未從中受益的人不會因此而得到多少安慰",施蒂希諾特表示。這些人中也包括歐美地區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者。雖然他們從全球範圍來看還算是"富人",但按照世界不平等報告的統計,這些人群的收入增幅很小甚至毫無增加。其他一些研究甚至顯示他們的收入有所減少。
全球範圍差異縮小,各國內部差距拉大-這也是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近年來不斷崛起的一個潛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