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湮沒的萬隆會議和不結盟運動
2005年4月21日195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十年後,世界出現了新的勢力結構。直到1945年還聯手共同抗擊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的蘇聯、美國、法國和英國在這十年間成了仇敵,冷戰開始,鐵幕將歐洲分成了兩個陣營。對亞洲和非洲國家來說,也開始了一個新時代。
二戰結束後,許多亞洲國家結束了殖民統治,非洲國家爭取獨立的鬥爭一直延續到六十年代。新獨立的國家必須進行選擇,或者追隨蘇聯或者追隨美國,面臨十分巨大的壓力。因此,這些國家尋求第三條道路的願望也就越來越強烈。
這就是這29個亞非國家1955年聚集在印度尼西亞城市萬隆、發起不結盟運動的主要動因。參加萬隆會議的有許多著名政治家:如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塞爾,加納後來的總統恩克魯瑪、南斯拉夫總統鐵托以及中國總理周恩來。東道主總統蘇加諾這樣評價了萬隆會議:「到處都在講萬隆精神。萬隆精神-只要我一聽到這個詞就會想,萬隆不僅僅是一種精神,而且還是一種力量,即萬隆力量。這是亞洲和非洲國家團結的力量,是自由的力量。」
但在當時的世界政治形勢下,沒有蘇加諾所說的這種第三種力量的位置,也沒有那些在六年後正式結成不結盟運動國家的位置。萬隆會議與會國家的國內政治十分動蕩。這些國家由於剛剛結束殖民統治,經濟上仍有很大的依賴性。但它們希望能夠獨立自主,在西方和東方世界之間形成一個第三世界,加強聯合並實現其共同利益。會議最後的聲明中提出了包括人權、領土完整及種族平等在內的十項原則。
儘管萬隆會議的目標和要求是正確的,但在兩極的冷戰世界中沒有第三條路可走。因此不結盟運動僅僅成為發表嚴正聲明、對第一和第二世界提出嚴正抗議、卻沒有具體行動的一個場所。遭譴責的往往是西方世界及它的盟友。即使在萬隆會議召開五十年後,人們仍舊能夠聽到這樣的譴責。在2003年吉隆坡不結盟國家高峰會議上,前馬來西亞總理默哈麥德這樣說:「貧窮國家曾經遭受到,並且仍在遭受富裕國家的壓迫和恐怖威脅。這當然讓窮人感到不滿和憤怒。他們失去了對公正和榮譽的信任。而驅使他們進行絕望的破壞性恐怖活動的最後一跟稻草是以色列以及其它國家實行的國家恐怖主義。」
不結盟運動有一百多個成員國,是除聯合國之外的第二大國家聯盟。儘管如此,不結盟運動的政治意義卻自萬隆會議以來越來越小。冷戰的結束更使其失去了意義。1955年萬隆會議的精神以及所號稱的團結也隨著兩個敵對陣營的消失而消失。而萬隆會議所提出的「第三世界」的概念現在卻成為貧窮,落後以及沒有希望的南部國家的同義詞。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