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暫時的尾聲
2013年9月2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這一審理過程的關鍵,從來不是所指控的罪名。與貪污受賄有關的指控金額只有區區數百萬歐元,--按照中國的國情,這是令人可笑的小錢。與此相反,案件的實質涉及的卻是一場波濤洶湧的政治鬥爭。中國的法院常常被用於這一目的。在黨內權力鬥爭中,利用腐敗罪名除去政治對手,是常見的手段。儘管如此,這仍是一次擁有許多不尋常之處的審理。法院通過微博提供大量訊息,令人一瞥案件審理的過程。當然,這些微博訊息也是事先審查過的。
中國的法庭沒有獨立性。他們聽命於黨。對薄熙來這樣備受矚目的案件而言,命令來自於最高層--政治局常委。通常,政治審判經過嚴格的策劃,通常歷時兩天。被告總是認罪,並痛悔不已。最終,宣判早已確定的判決。但薄熙來不同。他不按劇本演戲,推翻早先的證供,尖銳攻擊證人,使他們顯得可笑。由此,他迫使共產黨領導層重新考慮對他的判決。這一案件的審理耗時近四周,充分顯示,薄熙來仍舊享有不少支持,因此,就判決達成一致,並不容易。但如今,對外傳遞的訊號是:黨內沒有分裂。領導層的權威不受質疑。特別是:自立山頭,不被容忍。
薄熙來從來不是循規蹈矩的人。共產黨好不容易落實了所謂"集體領導"的概念,而他卻以個人形象出頭露面,公開顯露雄心,實行民粹主義政策,直接爭取民心。他的"太子黨"背景,賦予他自信心,以有別於其他黨內權力競爭者的方式出牌。由此,他樹強敵甚眾。但是,他把中國社會日益嚴重的不平等現象作為議題,化身現代化過程中失敗者的代言人,成為所謂"新左派"受歡迎的領袖人物。
薄熙來可在十天內提起上訴。估計他也會這麼做。但是,他是否能再次獲得像濟南中院一審這樣的舞台,令人懷疑。看來,共產黨領導層一致同意,確實要長期消除薄的政治影響力。但歷史的諷刺在於,薄熙來的新毛主義政策恰恰在國家和黨的主席習近平手中"發揚光大"。習近平在全國、全黨上下推行毛式的運動,稱"革命理想高於天",對網路批評人士和自由知識分子採取強硬壓制手段。在某種程度上,這可以算作高層領導人"竊取智慧財產權"。
作者:Matthias von Hein 編譯:苗子
責編: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