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習近平大權獨攬 「習家軍」四大重點分析

葉家均 | 採訪記者: William Yang
2022年10月24日

中共新領導班子揭曉,「習家軍」橫掃令不少專家跌破眼鏡。習近平為「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做出的破格人事安排,透露哪些值得關注的信號?德國之聲請五名專家分析,並整理出四大重點。

https://p.dw.com/p/4IafT
習近平領軍,其餘6名常委緊隨在後亮相。習近平在一中全會後的記者會稱,中國現正邁向新徵程,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習近平領軍,其餘6名常委緊隨在後亮相。習近平在一中全會後的記者會稱,現正邁向新徵程,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共二十大一中全會週日(10月23日)在北京召開,中國未來5年的新一屆領導班子跟著亮相。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一如外界所料,史無前例地取得第三任期,但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卻令外界驚訝。

依照出場排序,7名常委分別為: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習近平、趙樂際、王滬寧3人留任,餘下4人全為首次入常的「新人」。

按照慣例,出場順序通常決定其職位,李強預料接棒李克強出任總理、趙樂際有望接任全國人大委員長,王滬寧料將擔任全國政協主席,蔡奇確定成為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丁薛祥可能擔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李希確定獲選中紀委書記——清一色都是習派人馬。這背後傳達出什麼訊息?

1. 忠誠高於一切

「習家軍」贏者全拿,破格名單亦打破多項中國政治慣例。首先,「七上八下」為中共長久以來的潛規則,指67歲以下留任、68歲以上離任。然而67歲的李克強與汪洋,兩人不僅在二十大離任常委,甚至不在中央委員之列,形同裸退。

再者,資歷方面,李強挺過今年初上海疫情封城引發的巨大爭議,一舉從上海市委書記被拔擢為中共二把手,更打破過往國務院總理需有副總理經歷的慣例。

此外,代表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團派勢力「團滅」。原先各界看好的熱門總理人選、團派代表的胡春華不僅未能入常,連政治局委員都未能保住。

二十大閉幕式 胡錦濤中途被「請出」會場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告訴德國之聲,團派全軍覆滅「令人非常震驚」,「習家軍」完勝顯示,中共人事安排已不再受許多黨內規則束縛,也說明政治忠誠還是有用的。他說:「我們一直看中共的表態政治,當有重大事件發生時,地方與政治系統紛紛表態,有些表態內容讓我們覺得有點超過。但當這些表態超過的人都入常時,就代表政治忠誠是有用的。」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專家藍夢琳(Patricia Thornton)則表示,如果整個政治局常委的人事安排基於是否對習近平以及他的「中國夢」和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願景政治忠誠,「那麼還有誰可能代表其他在他耳邊說不上話的14億中國人的意見?」

2. 權力巔峰的危險

習近平被視為毛澤東之後權力最高的中國領導人。多位專家告訴德國之聲,這也為習近平帶來潛在危機。

王信賢表示,中共黨內不同聲音要出來將變得越來越困難,雖然過去5年中共黨內沒有平衡利益,但至少有不同聲音,接下來要有不同聲音或糾正偏離的機制,「應該會沒有」,「所有執政出問題,習近平要概括承受一切。」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政治專家吳木鑾(Alfred Wu Muluan)也向德國之聲表示,習近平進一步將中國推向「一人獨裁」。毛澤東統治中國晚期由於缺乏制衡、沒人向他提供正確訊息因此爆發許多災難,這也是習近平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

他舉例,習近平逆世界之流、堅持「動態清零」,可能是因為他認為這是對中國最好的戰略,也是對整個世界最好的戰略。「缺乏制衡與訊息令習更傾向於自己的假說,形同置身於回音室。」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則警示,「當習近平最終離開現在的位置時,中國很可能會出現權力真空。」他告訴德國之聲,人們日益壯大的民族主義下激烈競爭,這可能對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以及亞洲和其他地區的穩定,造成非常糟糕的結果。

習近平成為毛澤東以來,站在權力最巔峰的中國領導人。圖為10月22日二十大閉幕式。
習近平成為毛澤東以來,站在權力最巔峰的中國領導人。圖為10月22日二十大閉幕式。圖片來源: Li Xueren/AP

3. 安全、外交或重於經濟

從政治局委員以及常委名單觀察,王信賢告訴德國之聲,「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應該是接下來的主軸。

經濟方面,儘管外界認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應是習近平未來5年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但李強不若李克強或原本被認為可能出任的其他團派人選汪洋與胡春華,擁有全國性的經濟社會治理能力與經驗,且政治局委員名單中,「財金背景的人比較少,只有何立峰」。

王信賢認為,這反映了習近平「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姿態,仍是應對美中戰略競爭。按照「七上八下」慣例,69歲的王毅以及72歲的張又俠皆應離任退休,但在二十大後兩人皆進入政治局委員名單。他解釋,王毅接手楊潔篪出任外事辦主任,張又俠留任軍委副主席,是因為外交與軍事這兩個重要位子習近平必須留下自己信任、且與美國有交手經驗的人選。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政治專家吳木鑾也告訴德國之聲,王毅被拔擢取代楊潔篪「並不令人意外。」王毅是「戰狼外交」的代表之一,這說明習近平喜歡這種外交風格,且這種外交風格將持續下去,儘管部分聲音認為這可能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指出,習近平在安全與外交政策可能將持續強硬、甚至更為強硬。他說:「問題將是全世界的民主國家如何決定應對(中國)更加強硬的態度。我們在過去幾年中看到的是,人們越來越不希望遷就(中國),未來可能發生更多的摩擦,這對於所有試圖隱身和不選邊站的國家來說,他們的角色定位將越來越艱困。」

有專家認為「戰狼外交」將持續下去。圖為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有專家認為「戰狼外交」將持續下去。圖為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圖片來源: Stefani Reynolds/AP/picture alliance

4. 對台立場恐更強硬

值得關注的還有人事安排還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連任軍事委員會主席,伴他左右的副主席分別為曾經參戰中越戰爭、解放軍將領中少數仍有實戰經驗的張又俠,以及前東部戰區司令何衛東。

長期關注國際關係的莊嘉穎告訴德國之聲,他認為接下來習近平可能會對台灣更加強硬。他說:「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處於灰色地帶的類似行動,可能是某種加施壓,無論是外交、政治還是軍事方面。問題將是台灣如何回應...從而使習近平認知到,進一步的侵略對他來說是有風險的,任何大膽的舉動都可能使他付出潛在的代價。」

對此,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週一(24日)表示,兩岸軍事情勢「不但嚴峻,稍微處理不慎,事態會很嚴重。」他指,中共軍方的新人事安排除了張又俠,其他多是年輕且富基層歷練的潛力者,「看出中共是有所準備的」,台灣軍方也會有所應對,「人事方面我們也在調」。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則另指出,64歲的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劉結一尚未達到離任年限,但卻不在新的中央委員會名單之中,可視為習近平的明確表態——隨著台灣問題日益國際化,國台辦出台相對溫和的對台政策,「已經被認為是不成功的。」

宋文迪告訴德國之聲,這可能會讓中國在未來對台灣政策上採取更強硬的姿態。有鑑於現在台海局勢成為西方國家的關注焦點之一,「我們可能看到的是東西方之間在台灣問題上的國際緊張關係越來越明顯。」

北京市民:「跟著習大大走」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