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博士與李博士
2013年3月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孫政才1997年從中國農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根據他的博士論文,他的研究內容是在中國北方使用不同的化肥進行輪作試驗。
對於世界最大的小麥出產國和消費國來說,這樣的研究對於增產至關重要。但是,在基本上是"工程師治國"的中國,這樣的資歷過去很難讓人進入政治高層。
孫政才代表著中國政界的一個影響深遠的變化。許多高學歷的領導人進入執政的共產黨高層。
49歲的孫政才去年11月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他是政治局中5位擁有博士學位的成員之一。政治局全部25名成員至少擁有大學專科學歷。
一些教育專家認為,這一變化是中國社會與經濟日益複雜的結果。在中共黨內,最早的一代革命戰士讓位給技術工程師,帶領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如今,工程師讓權於更有資歷的人,來運作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教授龔鵬(音譯)表示,隨著社會的成熟,領導層背景的多樣化是有益的,可以為政府管理帶來不同的思路和能力。
路透社的資料庫顯示,與前幾代領導人相比,如今,擁有博士和研究生學歷的政治局委員人數要多得多。不過,教育並不是通往權力的唯一途徑。擔任省級領導期間建立的忠誠關係,以及與前任領導人的家庭紐帶,都十分重要。
現任政治局委員中擁有博士學位的還有黨的總書記、即將成為國家主席的習近平,他曾在清華大學研究中國農村市場。即將成為總理的李克強擁有北京大學的經濟博士學位。此外,劉延東在吉林大學研究過中國政治發展。李源潮在中央黨校的論文中探索社會主義藝術與文化。
政治局還有9名研究生和3名其他高等學歷者。這與1992年的第14屆政治局成員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只有胡錦濤和溫家寶擁有研究生學歷,二人在10年後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
學歷的專業範圍也明顯擴大。10年前,政治局20名有大學學歷的委員中,15人畢業於工程或者物理專業。2002年政治局常委的9名委員中,有8名工程師和一位地質工作者。其中,4人畢業於清華。
現任政治局只有4名工程師,人數少於經濟、金融和商業管理背景的委員。此外,法律、人文與社會科學背景的委員顯著增多。7人的政治局常委只有2位工程師,習近平的本科專業是化學工程,俞正聲曾學習彈道導彈自控專業。
一些中國的教育人士認為,數十年來,往往是在蘇聯接受培訓的技術專家佔據北京的決策層,如今,工程師人數減少是令人歡迎的發展。清華大學的龔鵬認為,沒有學習過管理的工程師未必能成為好的管理者和執政者。
1980年代初,執掌大權的鄧小平指示,要培養一代受到更好教育的領導人,加快中國的市場改革。
政治分析人士、教育專家指出,中國崛起為主要的貿易國以及軍力的增長,也對黨的人事政策構成了壓力。
美國馬裡蘭州海軍學院的中國政治專家俞茂春(音譯)教授認為,中國與世界的變化,意味著領導人必須有理解更複雜事務的能力。
不過,也有專家懷疑,學術資格是否與忠誠度、家庭背景一樣重要。包括習近平在內的多位高層領導人有著"太子黨"身份。
路透社的資料庫顯示,政治局委員的省級工作經驗越來越重要。1992年,23名政治局委員中,僅有9人擔任過省委或者自治區區委書記。現任政治局25名成員中,19人曾經或正在擔任省級職務,包括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
包括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內的工程師出身的領導人,長時間在與專業無關的領域工作。俞茂春認為,他們並非西方意義上的真正的工程師,而是政客。其職業生涯與科學無關,而是集中在政治系統內。
儘管教育背景多樣化,黨的領導高層有一個特點幾乎沒有變化,那就是男性佔絕對多數。目前的政治局只有兩位女性成員劉延東和孫春蘭。政治局常委是清一色的男性天下。
來源:路透社 編譯:苗子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