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政府封鎖更難
2012年8月2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網友發布的圖片及文字消息,此次反日遊行出現比過去更加激烈的口號,其中一些張揚軍國主義,鼓吹對日戰爭,如"中華帝國萬歲"、"哪怕華夏遍地墳,也要殺光日本人;寧可大陸不長草,也要收復釣魚島"、"殺向倭寇血濺東京 "等等。憲政學者陳永苗對德國之聲表示,這些口號在不同的城市同時出現,有政府操弄的嫌疑。他同時注意到,越來越多的人藉機表達對政府的不滿。
深圳等地出現遊行人士和警方較為激烈的衝突。周日深圳遊行隊伍下午13:50左右抵達深圳體育場,遭到大批武警的密切跟隨,警方還出動直升飛機進行監控。途中遊行人士與警方發生衝突,一輛三菱牌警車被掀翻。
反日遊行中內政因素越來越明顯
濟寧的反日遊行隊伍中,則打出了"黑心城管又出人命喪盡天良"等口號,當事人藉機向路人及政府憤怒控訴。"西祠胡同"等網路論壇出現《愛國就是愛同胞,反日就是反政府》等帖子,宣稱"如果非要將愛國上升到保衛領土的高度,那麼您守護好自己住所下的土地,誓死捍衛每個同胞住所下的土地,則國土可守矣。當然冒著坐牢殺頭的風險,為同胞的權利自由福澤疾呼,是更高層次的愛國了。"
陳永苗分析說,反日遊行一直都有內政的因素,而且內政的因素越來越明顯。他認為,今天的"保釣"首先是反專制的運動。"政府不會允許民間自行出海去抗議,突破政府封鎖比登上釣魚島更難。很多民眾把內政、民生、人權夾雜在反日遊行中,藏在民族主義的大帽子下。這是五四以來常規的做法,甚至會成為遊行中最核心的部分。"
網上流傳的釣魚島歷史歸屬資料
同時,一些被中國政府掩蔽的關於釣魚島的歷史資料也被更多的網民傳播。這段歷史表明,二戰之後,美國政府將包括釣魚島在內的琉球群島交給中國的建議被蔣介石拒絕,中共建政之後更多次在官方媒體上宣稱釣魚島屬於日本。1953年1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琉球群島人民反對美國佔領的鬥爭》,聲稱琉球群島"包括尖閣諸島",並說琉球反抗"是和日本人民爭取獨立、民主與和平的鬥爭分不開的"。1958年3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無恥的捏造》,說外交部發言人稱美國捏造"中國絕不放棄對琉球的主權"的消息,"目的在於打擊沖繩人民要求把沖繩歸還日本的強烈情緒"。還說總理周恩來早在1951年8月15日的一項聲明中就指出(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這些島嶼在過去任何國際協定中均未稱被規定脫離日本。"
遊行示威表達言論自由
陳永苗認為,歷史只是現實政治博弈的一個依據。"釣魚島主權實際上屬於中華民國的,台灣不管,交給美國託管,留下了歷史爭議"。網民挖掘《人民日報》的文章,是為了對現實政治表達不滿。
研究軍事與時事的上海學者趙楚則對德國之聲表示,對歷史的恩怨不宜作過多的解讀,這是基於現實的焦慮,對當局進行政策批判的一個角度。他認為,由於大多遊行得不到批准,這類遊行示威在其自發部分,屬於對公共政策的表達,有深厚的言論自由的色彩。
作者:張平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