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的德國人皈依伊斯蘭教
2005年12月17日今年48歲,帶著頭巾的米勒女士有著充沛的精力。與生活在德國大多數帶頭巾的穆斯林婦女不同的是,米勒女士沒有絲毫外國血統,是純種德國人。她入伊斯蘭教已經29年了。
實際上,拉貝雅-米勒出身於天主教家庭。她講述道,當初轉入伊斯蘭教是她的一個理性的決定。在20歲時,她在對比了各種宗教信條後認為,伊斯蘭教義是最好的。在密切接觸了伊斯蘭教後,對她只有一個邏輯的結果,那就是皈依伊斯蘭教。
但米勒並不喜歡用「皈依」這個詞,她更願意用「視角轉變」來代替它:「我認為我當時所做的僅僅是改變了一個視角而已。特別吸引我的是可蘭經中有關公正問題的思想。伊斯蘭教中,上帝和人類之間沒有中介人,可以直接發生接觸。我也有這樣的經驗。」
米勒的家人和朋友對她皈依伊斯蘭教有不同的反應:有支持的,有反對的,也有好奇的。有些朋友甚至還與她斷了來往。許多大學同學也不能接受她的這個決定。而其他人,比如她的母親卻一直站在她的一邊。
阿裡-馬津也在7年前改信了伊斯蘭教。他並不把皈依伊斯蘭教看作是與以前生活的決裂,而是一個邏輯性的結果,因為他越來越覺得伊斯蘭的教義有道理。
阿裡稱,他在伊斯蘭教中發現了比基督教更深一層的真理:「並不是說,人們從基督教轉入伊斯蘭教就完全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我認為,人們行走的方向並沒有改變,並且能夠走得更遠。」
現在,這個27歲的德國人每天要做5次禱告,在齋月時也齋戒,並且基本上不喝酒。從外表上,人們看不出他是穆斯林。但在某些特定場合下他不得不暴露穆斯林身份時,便常招來人們懷疑的目光。而這些人不僅僅是他的德國同事,也有生活在德國的穆斯林。
根據索伊斯特的伊斯蘭檔案館的記載,2005年總共有1000多名德國人皈依了伊斯蘭教,但在很多情況下並非出於宗教信仰。來比錫大學的宗教社會學家沃爾拉博-薩爾女士通過調查發現,許多皈依伊斯蘭教的婦女是由於嫁了穆斯林丈夫。這種情況下的皈依僅僅是形式上的,是為了滿足丈夫或者丈夫家人的要求,而本人的信仰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宗教社會學家沃爾拉博-薩爾還指出了另外兩種並非出於宗教信仰原因的皈依類型:其一,有些人試圖通過改變宗教信仰來徹底改變以前的生活。其社會根源是他們在生活中遭到挫折,比如職業培訓中斷,失業,不穩定的愛情關係或者受到性侵犯等等。
另一種人是想利用伊斯蘭教來做個「象徵移民」。他們試圖通過皈依不受西方人信任的伊斯蘭教來與他以前的熟人圈子保持距離。在德國,皈依佛教被看作是一種時髦的行為,但皈依伊斯蘭教卻有所不同。
沃爾拉博-薩爾解釋說:「許多人對伊斯蘭教十分陌生。如果你問德國人,願意接受誰當他們的女婿,那穆斯林被排在最後。」
28歲的麗娜-韋伯女士7年前皈依了伊斯蘭教。直到今天她還得為當初的這一決定做辯解。她的朋友和熟人老向她提同樣的問題,比如:「怎麼樣,你丈夫限制你的活動嗎?「」你丈夫是不是強迫你帶頭巾?」等等。她對此感到很煩。她說,帶頭巾是她自願的,而且她的自由並沒有受到任何限制。在伊斯蘭教義中,婦女的地位並不低於男人。遺憾的是很多穆斯林地區仍實行父權制度。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