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北京的貿易
2015年10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恰恰是在中國國慶節期間的"黃金周",美國終於同11個太平洋沿岸國達成一致,簽署了一份史無前例的自由貿易協定。對於美國總統歐巴馬來說,這是他自2011年著力推進"面向亞洲"對外經濟戰略以來的一個勝利。除了經濟強國美國和日本之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成員國還包括澳洲、文萊、加拿大、智利、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而華盛頓在當中唱主角。
該協定12個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加起來佔全球經濟總量的40%。對於美國來說,該協定一方面有助於加強其受到削弱的經濟大國地位,同時也進一步拉開與中國的距離。該協定一旦在美國國會獲得通過,將是20年來最大規格的經貿協定。上一個重要經濟協定是1994年美國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聯盟(NAFTA)。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 )在1992年大選前還表示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但是兩年後還是簽署了該協定。
美國想參與制定游戲規則
簽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好處顯而易見:美國公司未來可以擴展同亞洲國家的貿易,同時將有更多的廉價產品供應美國消費者。然而,美國共和黨人出於對本國就業崗位流失的擔心反對簽署新的自由貿易協定,同時民主黨人也面臨著來自工會方面的壓力。他們只是看到,TPP協定將和已經啟動的 NAFTA協定一樣,不僅加速減少就業崗位,而且也將導致薪水下降,因為美國的製造業陸續遷移到勞動力更便宜的國家。
歐巴馬的策略一貫是使用威脅手段迫使國內的反對派站到自己一邊。2013年,美國對太平洋沿岸國的出口額達到7000億美元。如果美國不制定世界貿易規則,中國就會去制定。北京政府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簽署之所以反應淡定,是因為中國本身就同許多太平洋沿岸國締結了聯盟。此外,由於這些國家依賴中國市場,中國還可以對它們單個施加壓力。
同時,中國已經同澳洲和韩國簽署了重心不同的新的自由貿易協定。這些協定主要涉及價格優惠的農產品貿易,在加上一些高科技產品,其主要意義在於政治層面。
中國企業可能外遷
許多中國公司現在將開始行動起來,將生產轉移到TPP國家。特別是像越南或者菲律賓這樣的國家薪水很低。不過,所有太平洋沿岸國還必須耐心等待到2016年2月美國國會對TPP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表決通過,恰逢美國大選之際。歐巴馬可以以其為簽署TPP協定所做的努力進一步向太平洋沿岸國表明,他在嚴肅認真地對付地區強權中國。但是在國內,歐巴馬的這一政策遭到反對。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弗蘭克‧澤林(Frank Sieren)20年來在中國生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