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參政意識銳減 民主運動面臨更大考驗
2018年10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10月1日,至少1500名泛民派支持者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抗議北京對香港事務越來越多的干預。本次國慶日遊行發生在港府因國家安全原因禁止香港民族黨一周之後。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之後,香港政府第一次採取了禁黨的行動。
香港人民力量黨副主席譚得志在人數不多、但情緒激昂的一群示威者前表示,國慶節不是香港歡慶的節日,他說,這一天應該成為抗議中國政府試圖加緊控制香港的一天。他指著該黨為遊行製作的標語牌上習近平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畫像說,舉出領導人標語牌,目的是展現香港民主陣營對他們的統治和管理非常不滿。
譚得志對德國之聲說,"我們不接受這些人,我們不接受他們管理香港的方式。"但他也承認,參加抗議的人數銳減,說明泛民派需要向香港公眾交出新的答卷,只有這樣,才能說服他們再次投入到抗議浪潮。
他表示,支持本次示威遊行的人並不多,這也是因為自從2014年以來,示威組織者使用了一成不變的形式來鼓動群眾,"泛民派政治領導人的思路已枯竭,不再有創造力,許多民眾認為,遊行和抗議沒有用。"
打壓港獨
香港民族黨被禁後,根據《社團條例》,該組織不得吸收新黨員,以"民族黨"名義行動或者為該黨募捐人,會被處以3年監禁以及罰款1.2萬港幣。此外,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強調指出,為香港基本法有關國家安全的第23條立法是政府的職責。
雖然港獨組織和行動不斷受到打壓,但學生獨立聯盟的許多大學生仍然參加了10月1日的示威活動。
不過,這些努力不足以政府停止打壓港獨人士以及組織。一名立法會議員上周建議,香港眾志黨也應當被取締,因為推動香港自決等同於主張香港獨立。香港眾志黨多次強調不主張香港獨立,但卻承認,建制派質疑香港眾志的合法性,威脅到該黨的生存和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接受德國之聲電話採訪時表示,泛民派無法對其政治前景樂觀,因為無法將香港的政治氣氛同大陸的分割開來。他說,"如果大陸的氣候總體上是悲觀的,香港的政治環境也不可能樂觀。在中國被禁止的東西,也會逐漸在香港被禁止。它是總體政治氣候的一部份。"
尋找新路徑
上周也是雨傘運動4周年紀念。民主派積極分子在政府大樓外組織了遊行活動,此外,他們還舉辦了一個為期3天的展示4年前有關雨傘運動的文字和圖片展覽。
9月28日夜間,雨傘運動的學生領袖之一、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對聚集的人群說,雨傘運動雖沒有成功,但毫無疑問,它在香港歷史上留下了難忘的印記:"傘運雖沒撼動政權 ,但曾打動人心,'傘運'肯定是香港民主運動不能忽略的一個傳奇。"
然而,雨傘運動的結果仍然讓許多人感到沮喪,後來,數名泛民派議員失掉議員資格更是讓人心灰意冷。
香港眾志主席林朗彥認為,2014年後,年輕人的參政意識明顯銳減,香港大學學生對參選學生委員會興趣低落便是對其的印證。
林朗彥對德國之聲表示,"北京政府企圖打壓香港公民社會的自治權利,我們應該提醒港人注意,民族黨發生的事情,今後也會發生到其它政黨和組織身上。"
即便如此,他認為在今後5至10年裡,不可能再次發生雨傘運動。但他堅信,香港的公民社會仍具有重新組合的空間,與此同時,全世界逐步認識到中國迅速擴張帶來負面影響。"中國在全球的擴張,已造成一些國家的反對,我想,國際社會將會逐漸認識到,中國對全球民主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