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首屆國際煙火大賽
2006年9月5日周末在柏林所放的煙火與新年煙火有所不同。參加煙火表演的煙火製造者不僅是懂得如何配製硝,硫磺和木炭的工匠,還是煙火藝術家。他們導演了一場由光線和顏色所組成的芭蕾舞。圖案由計算機設計,同時配上同步音樂。在柏林舉行首屆煙火比賽的主意是坎普夫想出來的。他也是這次煙火比賽的藝術指導。他說:「參加比賽的是目前世界上最棒的六支煙火隊伍。他們要在創造力方面進行較量。優秀隊伍如此集中是前所未有的。我想煙火也一定會非常壯觀。」
這六支煙火隊來自中國,英國,義大利,波蘭,葡萄牙以及俄羅斯。星期五和星期六兩個晚上,柏林的天空充滿了絢麗的彩色光線和煙火的爆炸聲。每支隊伍都為比賽做了複雜而細致的準備工作。一次15分鐘的煙火表演需要2-3噸火藥。
煙火比賽的規則與舞蹈比賽有些類似,先進行「規定動作」表演。然後是10分鐘左右的「自選動作」。自選動作的主題是「我的祖國」。煙火是立體的: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的。即所謂「巴洛克」式煙火。光球,流星等在空中飛舞,火焰噴泉及火盆等在地面配合。場面十分輝煌。
那麼一場好的煙火表演需要有什麼要素呢?煙火設計師兼競賽委員會成員科澤介紹說:「人們必須運用所有可能的煙火技術來創造整體的藝術圖形。創造力和造型是煙火表演的魅力所在。」
除此以外,音樂要與煙火圖形相配合,並且能夠最好地代表參賽國家。此外對煙火的品質也有一定的要求。
比賽的裁判小組由12名成員組成。他們是煙火藝術的專家和各界名人。根據以上所說的規則來給各參賽隊伍評分。這樣,每個國家的煙火圖形要能夠表現出本國的人文及歷史背景。中國隊的煙火象五彩絢爛的花朵,而地中海國家的煙火卻有所不同。科澤介紹說:「特別是西班牙及義大利這些國家更喜歡有巨大聲響的煙火。震耳欲聾的爆竹在那裡很受歡迎。葡萄牙有一種傳統的爆竹,三米多長,象支火箭。」
無論是詩情畫意還是生動活潑:每個國家都為觀眾展示了光的魔術。煙火表演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每年舉行一次的大型煙火表演如「火焰下的萊茵河」及「科隆之光」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因為這一美麗的,稍縱即逝的藝術使人暫時忘記了日常的煩惱。時裝設計師卓普女士是12評委之一。她說出了人們的心聲:「我覺得煙火就像天空中的珠寶,使人想把它們珍藏起來。人們就像小孩子那樣張著大嘴坐在那兒想:我能把它帶回家嗎?」
最後由葡萄牙的盧索煙火隊捧走了優勝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