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撤除擔保後 大眾堅持營運新疆工廠
2022年5月3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迪斯(Herbert Diess)在5月30日出版的德國《商報》上表示,這家老牌車企將繼續經營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工廠。迪斯說:"我認為,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在新疆的工廠有助於改善當地人的處境。……我們去那裡設廠,會確保我們的勞工標準得到貫徹、文化與宗教差異得到尊重,就像我們在世界其他地方所做的那樣。"迪斯強調,假如大眾在新疆工廠發現了觸犯法規的情況,將會"強烈反對這種做法"。
自從中國當局被指控在新疆設立"再教育營"、並且以促進就業的名義進行強制勞動以來,大眾汽車等在新疆地區設廠生產的德國企業就屢遭詬病。德國大眾與中國國企上汽集團的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從2013年起就在新疆設廠生產。
在5月24日新疆地區侵犯人權的最新一批證據被揭露後,德國政界也明顯轉變了對德企在華生產的態度。據《明鏡周刊》披露,德國聯邦政府已經拒絕為大眾在華的新投資項目提供擔保。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的歐中經貿關係專家塞巴斯蒂安(Gregor Sebastian)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德國政府為德企提供的投資擔保,主要是為促進企業前往發展中國家經營的保障性手段。"這並不是說,德國政府會為企業在中國等市場的經濟風險直接埋單,而是一種政治性擔保。比如,假設一家德企在中國建造了一座工廠,最終卻沒有獲得中國政府的審批,此時作為擔保人的德國聯邦政府就會出面和中方交涉。這種擔保的目的就是通過協調來增進各方理解,從而確保德企在華投資能夠獲得相應的經濟收益。"
具體對德國大眾而言,聯邦政府不再提供在華投資擔保,並不意味著大眾汽車無法在中國繼續投資。這家車企現在也不斷強調,德國政府的此項決定不會影響公司在華的投資計劃。歐中經貿問題專家塞巴斯蒂安指出,短期而言,柏林的這一決定不會對德國大眾的經營產生直接影響。"重點在於,德國大眾在中國的某些投資項目將無法獲得柏林的政治支持。比如,如果有朝一日大眾在華工廠突然被中國國有化甚至直接沒收,德國政府既不會補償大眾汽車的損失,也不會在政治層面上和以往一樣向北京方面提出強烈交涉。當然,德國政府依然希望德企在海外的投資項目能夠繼續進行,但是考慮到中國的人權狀況等因素,柏林方面發出了一個訊號:不希望再繼續這麼做了。"
塞巴斯蒂安同時還指出,德國政府不再提供擔保,意味著大眾汽車為其中國投資項目融資時,可能將無法再獲得以往的優惠貸款條件,因為金融市場會認為這些投資項目的風險有所提高。
柏林釋出政治訊號
中國既是大眾汽車的重要生產基地、供貨方,也是其極其重要的銷售市場。儘管受到疫情、烏克蘭危機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經濟有所降溫,德國大眾依然相信中國會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增長引擎。"儘管中國如今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是按照人口比例,中國的人均汽車銷量依然相對較低,每千人汽車擁有量僅在250-300輛之間,德國的這一數字是600,美國更是高達800。"大眾首席執行官迪斯強調,僅看這一組數字,就能得出結論:中國仍將是全球最為重要的增長市場。
不過,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塞巴斯蒂安認為,德國政界對德國經濟界高度依賴中國的長期默許態度,近期已經出現了明顯變化。除了出於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擔憂,德國政界也非常擔心德企在中國投資所引起的技術轉讓問題:"在德國政府正在醞釀的'新對華戰略'框架下,這也是一個爭論點:是不是應該為存在技術流失風險的對華投資項目繼續提供擔保?"
據圈內人士披露, 德國聯邦政府正在醞釀的新對華戰略預計會在2023年出爐,將涵蓋經貿、政治、人權、文化等各個方面。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