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李克強逝世 各界反應如何?

2023年10月27日

中國中央電視台27日報導稱,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10月26日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該消息在中國國內外引起廣泛震驚和哀悼。

https://p.dw.com/p/4Y6MN
中國官媒宣佈前總理李克強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
中國官媒宣佈前總理李克強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圖片來源: Liu Weibing/Xinhu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純真而不欠聞達,善良而不失堅強,把生命高舉在塵俗之上,又融化於社會之中,這應當是我們這一代的共同追求。"--隨著李克強的突然離世,他1982年大學畢業時手書給同學的離別贈言被公開在網路上,並被廣泛轉發。

人們紛紛在微博等社群網站上留言或貼出蠟燭、流淚等表情符號以示哀悼。"難以置信,太難受了,沉痛悼念克強總理"、"李總理,一路走好,您辛苦了[淚]","一路走好,我們敬愛的總理"--在中國新聞周刊微博號相關消息的評論區,短短幾小時內就有數十萬條對李克強的逝世表示震驚和悲痛的留言。中國中央電視台於10月27日早上8點10分作為第一個中國官方媒體發布李克強去世的消息。之後,中國各大媒體都進行了轉載。相關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排行榜第一,#李克強同志逝世#的標籤在微博的瀏覽量短短幾小時內就突破10億。不過,只有少數媒體在微博上發布李克強逝世的消息時開放了評論區。一些網民在微信等社群網站转發了李克強生前的金句,如"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開放,長江黃河不會倒流"等等。

北京民眾如何看待李克強去世?

震驚、哀悼

日本駐華大使館10月27日03:43在微博上發文對李克強逝世表示哀悼,該帖子寫道:"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於2018年5月舉行日中韓領導人會議之際正式訪問日本等,在日中關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驚聞故人逝世,謹此表示由衷的哀悼。"

德國駐華大使館在微博上發文:"我們對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李克強是德國重要的合作夥伴,對德中關係產生了積極的影響。2022年11月,他在北京會見了德國總理朔爾茨。他對德中關係發展的貢獻將被人們銘記。 ​​​"

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微博帖子引述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表示:"我要向前總理李克強的家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及中國人民,對他的逝世表達我們的哀悼。"該帖子還寫道,在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長王毅的會晤中,布林肯國務卿也對前總理李克強的逝世表示了哀悼。 ​​​

中國歐盟商會發表聲明寫道:""歐盟商會對前總理李克強的去世深感悲痛,他是外國商界的重要對話者。他是一位務實、有遠見的人,高度重視中國的改革和開放。 每次歐盟商會有幸與他會面,他總是密切關注在華經營的歐洲企業關切的問題。"

澳洲前总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在 X(前推特)發布了一張和李克強的合影並寫道:"今天得知李克強在上海英年早逝的消息,我和露西都感到非常悲痛。李克強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長達十年,直到今年年初退休。我們曾多次與他會面,2017年,我們有幸接待了他和夫人程虹教授訪問澳洲,纪念澳中建交45周年。我一直認為李總理是一位魅力十足、富有建設性的對話者,他不拘泥於官方的談話要點,以坦誠和深思熟慮的方式討論當今的重要問題。"

澳洲前总理、現任澳洲驻美大使陸克文(Kevin Rudd)在X上發文悼念李克強,對他的離世"深感悲痛"。陸克文寫道:"多年來,我曾在坎培拉和北京多次見到李總理。他出身貧寒,生於中國最貧窮的省份之一的安徽。"

重慶城區被淹 李克強視察遭官媒冷遇

學者評論

許多中國問題專家和學者對李克強其人以及他的逝世可能帶來的影響發表評論。

李克強出身共青團,擔任三屆政治局常委、兩屆總理,對大陸經濟的領導思路有"克強經濟學"之稱。他2020年曾表示,中國有6億人的月收入不足1000元,引發了關於貧困和收入不平等的更廣泛討論。在今年3月總理任期內的最後一次的新聞發布會上,李克強表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開放,長江黃河不會倒流。"李克強的突然離世距他卸任僅七個月。今年3月退休後,李克強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公開露面,直到今年8月底現身敦煌莫高窟參觀。根據多個自媒體在社群網站发布的照片,李克強當時微笑著揮手,神情輕鬆。

史丹佛大學胡佛歷史实验室研究中國精英政治的專家唐志學(Joseph Torigian)對《金融時報》表示,中共高層政治人物的去世,對於領導層來說"始終是一個極其複雜和具有挑戰性的時刻"。唐志學在X平台(前推特)上發帖說,"對於中國領導層來說,一位高級政治人物的去世可能是一個複雜且具有挑戰性的時刻。周恩來和胡耀邦等受歡迎的前代表去世後的抗議活動就說明了為什麼。中國領導層面臨的直接任務將是拿出一份讓李的家人滿意的訃告(這並不總是那麼容易,特別是當家人對某件事不滿意時),適合該政權的政治議程,並且不會激起民眾情緒。"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家莊嘉穎(Chong Ja Ian)表示,鑑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安,他不排除大規模哀悼引發一些抗議的可能性。他說:"對李的死因有如此多的猜測,這表明了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和不信任,反映出人們對(共產黨)最高層的不透明和任意性的不安,正如最近看到的突然且不公佈原因就罷免高官的事件。"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尼爾‧托馬斯(NEIL THOMAS)認為:"習近平可能會尊重黨的傳統,並領導公眾哀悼李克強,因為他沒有理由激怒李的同事和黨內支持者。他們日益減弱的政治影響力隨著李克強的去世進一步削弱。習近平可能會允許公眾對李克強進行一些哀悼,但可能會對利用李克強之死來反對他的領導的企圖採取零容忍態度。"

李克強、習近平、李強2023年3月11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
李克強、習近平、李強2023年3月11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picture alliance

澳洲国立大學政治學家宋文笛表示,"李克強的突然去世確實令人意外,因為他年僅 68 歲。中國高層領導人都有長壽記錄--李克強的最後兩位在世前任總理朱鎔基總理(95 歲)和溫家寶總理(81 歲)都比李克強的壽命要長。宋文笛說,李克強被認為是一位更自由的市場的倡議者,並且為窮人發聲,最重要的是,"他將被人民銘記"。

關於李克強擔任總理期間所扮演的角色,澳洲研究机構中國政策中心(China Policy Center)主任倪凌超(Adam Ni)評價說,"在中國急轉直下偏離改革開放政策時,李克強是一位無能為力的總理。"

原上海政法學院副教授、現為駐智利的政治評論員陳道銀表示,"李克強是一個有想法但沒有解決方案的人。作為總理,他並沒有取得多大成就。這部分是他自己的原因,不能全部歸咎於習近平。"陳道銀說,"當李克強10年前首次上台時,他有很多想法,例如鼓勵創業,但沒有關於如何實施這些想法的好的計劃。當這些想法未能實現時,他的權力逐漸被奪走,成為過去40年來最弱勢的總理。"

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政治學教授楊大利表示,"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李克強的政策制定和實施範圍受到限制。習近平毫不掩飾地主導著政治和政策制定,使李克強淪為次要角色。"楊大利說,習近平的光芒明顯蓋過李克強,使其倡議的行動空間比過去的總理要小。"

李克強擔任總理的十年任期內,中國GDP從2012年的53兆元人民幣躍升到2022年的121兆,年均增長 6.2%。在其第二任任期中,其經濟政策大多為習近平路線。在三年疫情期間,李克強曾於2020年間提倡"地攤經濟",受到一些地方的支持和執行,但遭到中央批評。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