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普惠制」與中歐貿易關係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6月6日

近來有中國媒體猜測說,歐元飆升影響了歐盟國家的外貿出口,歐盟正醞釀向享有巨額貿易順差的中國「開刀」,取消對中國的「普惠制」待遇或將普惠制下的關稅提高。針對這一消息,本網請教了有關專家。

https://p.dw.com/p/3ioc
人民幣緊緊掛靠美元圖片來源: AP

中國外經貿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任歐洲研究部主任李鋼先生接受了本網的電話採訪。雖然李鋼先生對歐盟取消對中國的「普惠制」待遇這一消息不能證實或證偽,但是對「普惠制」與中歐貿易的關係做了解釋。

按理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也就獲得了在世組織框架內不受貿易歧視的法律性保障。歐盟因為中國貿易順差而「眼紅」並要拿中國開刀,這似乎是一件讓人難以理解的做法。李鋼先生說,產生這一困惑的原因是混淆了「普惠制待遇」與「最惠國待遇」這兩個概念。

李鋼先生介紹說,普惠制是發達工業國家給予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的、非歧視的和單邊的一種關稅優惠與減免制度,其目的是增加發展中國家出口收益,促進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和加快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而國際貿易上的「最惠國待遇」則是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它通常指的是世貿組織締約成員國之間地位平等,相互給予的不低於現時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惠、特權或豁免待遇,因此又稱「無歧視待遇」。由於「普惠制」是在最惠國關稅基礎上發達國家單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的進一步優惠,所以「普惠制」應該比「最惠國待遇」還要優惠。

李鋼先生說,「普惠制」的給惠國一般都制定有受惠國以及哪些產品可以享受「普惠待遇」的清單。歐盟國家是否會取消中國的「普惠制待遇」,這要看中國是否被定位為「發展中國家」。在中國加入世貿的協定中,這一點說的很模糊。由於中國數年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國際社會中有一種不願再把中國定位為「發展中國家」的傾向。李鋼認為,西方國家不應該過高估計中國的實力,而是應該認同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這一事實。

歐盟國家調整享受「普惠制待遇」的中國出口產品清單卻是完全有可能的和正常的。「普惠制」下有一個「畢業」制度:某個發展中國家如果人均國民收入達到了一定高度,就算是「畢業」進入了新興工業國家的行列,從而不再享受只給予發展中國家的待遇;或者說,某個行業或某個產品類別在給惠國的同類進口產品達到了一定的份額,也可被「勒令」畢業。因此,歐盟國家完全有可能宣佈來自中國的某類產品已經「畢業」,不再享受「普惠制」待遇。

李鋼先生說,總的來說,中歐雙邊在政治上沒有大的障礙,貿易大致平衡,大的貿易摩擦沒有,可能在具體的產品上會有「反傾銷」之類的摩擦,這很自然,媒體不用在這點上進行炒作。李鋼估計說,除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另外一個可能導致歐盟重新審評中國「普惠制待遇」的原因是人民幣是向美元看齊,美元弱勢而歐元飆升的局勢有利於中國對歐元區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