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歐中投資協議 歐盟有哪些利弊得失?

文山(摘編)
2020年12月31日

德語報刊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密集關注了歐中就投資協議達成共識。有評論嘆息,歐盟錯失了聯手美國共同遏制中國的機遇,歐美關係中了北京的離間計。還有文章認為,有協議總歸好過沒協議。也有評論指出,關鍵在於協議是否具備監督制約機制。

https://p.dw.com/p/3nPqR
Symbolbild Euro Yuan
圖片來源: Colourbox/E. Wodicka

(德國之聲中文網)柏林出版的《每日鏡報》以"歐盟默許了中國的強迫勞動"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歐中雙方就雙邊投資協議達成共識,歐洲企業獲得了更有利的在華投資機遇,但是歐盟卻為此付出了經濟利益之外的代價。

"這聽起來像是德國的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結束前的凱歌,但實際上卻是中國在地緣戰略上贏得了一分:中國不用再擔心歐美會聯手對華強硬。……協議為歐洲企業提供了中國市場更有利的投資前景,包括電動汽車、醫療衞生等領域,對應的,中國企業也在歐盟市場獲得了更為可靠的法律環境。但是,歐盟也為此付出了高昂代價:協議相當於默許了中國的強迫勞動、侵犯少數民族人權等行為。"

"即便北京在最近的談判中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讓步,歐盟也不應當太天真。構築良好的經貿關係並不能馴服'體制競爭對手'中國。即便中國在協議中許諾遵守國際勞工組織的規範,在實際操作中如何追究違反承諾的行為依然是個問號。"

"相比急於求成地和習近平去達成共識,歐盟本應該先和美國候任總統拜登接洽,商討歐美應如何聯手對中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做出強有力的回應。但是,這個機遇已然錯過。"

Belgien l Videokonferenz zu Investitionsabkommen zwischen EU und China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克爾出席了12月30日的視訊會議。圖片來源: Johanna Geron/AP/picture-alliance

蘇黎世出版的《每日導報》也批評說,歐盟不應該在對華政策問題上撇開美國盟友。

"北京非常擔心歐美聯手協商對華政策。顯然,歐盟想利用中國政府的這種不安情緒。但是,布魯塞爾這樣做,恰恰重複了川普的錯誤,歐洲人自己不久前還因此對美國總統口誅筆伐:操之過急的貿易協定、考慮不周的條約、更像政治秀而非長遠對華戰略的甩開盟友單干之行為……"

"這份協議毀掉了歐盟的重要政治資本。現在可能會出現兩種情形:要麼中國全面確保中歐雙方都擁有同樣的游戲規則,要麼歐盟讓歐洲市場上中國企業的日子與在華歐企同樣難過。北京很擔心後一種情形,因為中國需要投資歐洲市場以獲得歐洲的技術。新的歐中投資協議既沒有展現出歐盟已經獨立於美國,也沒有展現出強大。這份協議沒能重振歐盟的對華政策,反而削弱了它。為之高興的是北京。"

Belgien l Online-Gipfel zum Investitionsabkommen zwischen EU und China
圖片來源: Dursun Aydemir/AA/picture-alliance

立場左傾的《新德國報》認為,不論這份協議給歐盟帶來了哪些利弊,最大輸家是全球地位進一步降低的美國。

"布魯塞爾向此前備受歡呼的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歐盟對北約盟友聯手對抗中國的政策毫無興趣。……誠然,協議中許多未敲定的細節還會引發激烈的拉鋸;實際操作中,歐洲企業也很難就此成為中國市場的領軍者,中國企業也不太可能獲准在歐洲戰略敏感領域大肆收購。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這份協議發出了一個訊號:川普总統吆五喝六的貿易保護主義是沒有前途的。"

《法蘭克福評論報》以"中國的干擾行動"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歐中雙方剛開始就這份協議談判時,中國還只是一個專注於經濟發展的新興國家,但是多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成長為野心勃勃的大國,想要拓張其影響力,而歐中投資協議就是北京用來離間歐美的楔子。

"歐盟的這項所謂的成就,其實主要是正中北京的下懷。中國急於達成這份協議,是因為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歐美會重新相互靠攏。西方國家本可以聯手讓中國做出大得多的讓步。現在,歐洲企業將在中國市場獲得比美國企業更好的待遇。況且,中國所謂的讓步能有多大價值,也是一個問號。歐盟希望協議能夠杜絕強制勞動、保護人權。對於北京而言,這樣的條件非常容易滿足,畢竟按照中國自己的說法,'中國是一個真正的法治國家。'"

柏林出版的《世界報》刊登了有副總編Robin Alexander撰寫的評論"梅克爾的歐中協議只有一個弱點"。文章認為,這份由梅克爾審時度勢大力推動的歐中投資協議,在經濟方面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協議首次規定,雙方必須明確交待各自的政府補貼項目。屆時將能看到,那些近年來用低廉價格打敗歐洲對手的中國企業,究竟有哪些是真的更具競爭力。誠然,這一措施還遠遠不足以實現市場參與者的機會均等,但無論如何是訂立了這一目標。"

"長期層面上,歐洲企業在華投資的合資股比限制、中共設立黨支部行為獲得歐洲企業默許等現象也必須中止。對於在華歐洲企業而言,強制技術轉讓或者赤裸裸地掠奪智慧財產權的行為也將不再是無可避免的命運。"

"從經濟角度而言,這份協議頗有意義。但是,從政治角度而言,這份協議是否明智?中共正依靠殘酷鎮壓反對派、打壓自由媒體來維護其統治,在香港,北京破壞了國際條約。中國的經濟成就也部分建立在大規模強制勞動的基礎之上。如果歐盟還真的在乎自己一直在標榜的價值觀的話,就絕不應該和中國經濟的這一部分做生意。歐中投資協議也為此設立了獨立監督觀察員機制,但是卻沒有為觸犯條約的行為引入自動懲罰措施。這是協議的重大弱點。"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體制競賽需要一個框架"為題,刊評認為,儘管協議本身以及中國的行為有不少值得抨擊的地方,但是雙方能夠就游戲規則達成共識,總歸不是一件壞事。

"中歐之間達成了共識,並不會改變西方對中共一黨專政下惡劣行為的抨擊。中國與西方正處於體制競賽之中,北京越來越自信,越來越缺乏調整為我們西方所構想的自由法治體系之意願。中共正堅持自己的統治、管控、人權理念,而且他們在世界上並不孤獨。西方有能力、也應該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和中國競爭,從而在這場體制競賽中告訴中國民眾,還有不同的道路可以選。但是,西方卻不能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他們,投資協議並不是用來更換政權的工具。"

文章隨後盤點了歐中投資協議對雙方經濟的重大意義,接著指出,大家不應就這份協議對中國抱有太多幻想:"只要他們想做,中共政權總是能夠找到踐行自己理念的途徑,不論這是否侵犯私營經濟的利益。但不論如何,新協議中的合作機構、調解機制將能更便捷地指出觸犯協議行為並採取相應措施。"

"對話總是比回絕更有效。若想讓體制競賽在和平、建設性的環境中進行,就需要進行合作,需要就某些游戲規則達成共識。歐中雙方在年底前達成共識,就是一個令人欣慰的訊號。"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