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龍何以敲開東南歐大門?

2018年5月12日

奧地利《信使報》關注到中國在東南歐地區的積極發展。文章指出,與眼光長遠、制定出未來數十年策略的中國相比,歐洲政客的目光未免顯得短淺。《新蘇黎世報》則總結了中瑞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四年來的成效。

https://p.dw.com/p/2xaS1
Chinafest Köln 2012
資料圖片:2012年德國科隆大教堂前的舞龍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 "問題不是中國沒有針對歐洲的長期戰略,而是歐洲沒有對中國的長期戰略。" 奧地利《信使報》(Kurier)開頭先引出了德國前外长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說過的一句話。作者接著直奔主題:由奧地利第一銀行(Erste Group )和奧地利國防大學舉辦的活動上,與會者都同意這個觀點,這場討論會議的主題是:"龍即將破門而入。北京在東南歐的舉措和歐盟的回應。"

文章接著言簡意賅地寫到,結論是:中國變得更加聰明了。作者Martina Salomon指出,奧地利和平安全與衝突管理研究所所長費希汀格(Walter Feichtinger)表示,中國制定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長遠計劃的時候,西方國家最多給一屆政府制定短期計劃。在全球各地還沒有一個像"一帶一路"這種規模的項目。

在他看來,中國的擴張願望也具有軍事上的重要性。奧地利第一銀行分析部門主管莫斯別克(Friedrich Mostböck)說,在歐洲,比起軍事利益,中國更感興趣的是經濟利益。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國家,比如希臘受到益處。中國航運集團遠洋運輸(COSCO,簡稱中遠集團)收購了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的多數股權。文章接著寫道:"多年來受到關注的中國'收購潮'並非沒有風險:被收購的公司,其技術知識有可能被拿走。給一些可能永遠償還不起的國家慷慨地提供大筆貸款。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提出的批評,這有可能促生新的依賴性。"

標題為"小心'龍':更加聰明的中國"(Vorsicht vor dem „Drachen": China ist schlauer)的文章寫到,北京正在利用歐盟內部的分歧,在東歐獲得立足點。參加會議的人大多同意這個觀點。不過歐洲和中國的經濟關係並不平衡:"中國通過關稅保護其市場,通過政府補貼支持本土企業,中國在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用的都是中國員工,而不聘請當地人。"

在場的前奧地利副總理的布賽克(Erhard Busek)表示,歐洲從未從戰略角度看待巴爾干。東歐國家更願意和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他對此並不感到驚訝:"中國就是純粹的商業往來,而歐洲呢,總是會提出道德條件,在談判時也總是擺出一番高人一等的態度。"

不過,奧地利和平安全與衝突管理研究所所長費希汀格也指出,中國目前正經歷巨大的變化,許多年輕人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外語能力,並且也有在海外留學的經驗。總而言之:"應該謹慎對待中國。如果歐洲人自己也來點"中國風",也未免不是件好事,也就是說:歐洲的行動要協調一致,動作也要具有戰略性,對未來要有樂觀的態度,還有:奧地利中學也該開設中文課了。"

瑞士-中國自由貿易協定:誰是贏家?

《新蘇黎世報》記者Hansueli Schöchli注意到,瑞士農民協會周五提交了一份有關瑞士與中國自由貿易協定的聲明。該協會指出,從2014年該協議正式生效以來,除了醫藥產業之外,其它行業對於自貿協議的期望都沒有得到實現。"農民們幾乎沒有從中受益--當然也沒有受到負面影響。"

文章接著梳理了中瑞兩國近年來的貿易數據,發現單從數字來看情況還算可圈可點:"從瑞士的角度來看,從2013年起,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實現了超出平均水準的飛速增長。到2017年,瑞士向中國的出口(刨除貴金屬和寶石出口)增長了將近40%,而瑞士在全球的出口商品總額近增長了不到10%。從中國進口產品總額也增長了14%,這一比例是瑞士從全球進口增長幅度的三倍。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從2013年至今,與瑞士之間的貿易增長幅度超過與世界任何其它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自由貿易協定並不是唯一的推動力,但卻在其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不過作者接著筆鋒一轉指出,貿易協議也不是萬能靈藥。"它不能帶來真正的自由貿易,而只是消除一定的貿易壁壘,但是有時候有貿易壁壘反而比沒有要好。相關的經濟學理論以及實際研究都顯示,這類自由貿易協議具備促進貿易的作用,儘管在促進效果的量化估計上還存在分歧。貿易的增長通常會促進相關國家的富裕水準提高,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人因此而遭受損失,關於全球化利弊的很多爭論也大抵是針對這一因素。大多數瑞士人到目前為止都算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而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從至今的經驗來看,也不能提供阻止繼續消除貿易壁壘的理由。"

 

文木/雨涵(摘編)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